即便是從趙佖非常有野心這一點來看,他們也覺得趙佖此人將來很有可能會成就一番大事。
加上趙佖對他們以禮相待,他們也十分堅定的成了趙佖的親信,然後給他出謀劃策,也期待著將來趙佖有一天真的能成就大事,他們也跟著雞犬升天。
而朝堂上那些官員們,也大多是趙佖和他手下的幕僚透過各種關係拉攏過來的。
儘管這些文官在朝堂上地位並不高,也沒有什麼實權,但他們起碼能給趙佖帶來很多朝堂上的訊息。
面對直言不諱的竇桓,這些文官心中還是有些詫異的,今夜從一開始得到趙佖的帖子被請到申王府,他們便隱隱感到不安了。
此時竇桓毫不避諱的把起事謀反說了出來,他們便更驚詫不已了,內心裡的矛盾,也是讓他們一時之間不好做出選擇。
站出來直接表示支援,好像不太好,萬一別人不是這麼想到,做了出頭鳥的怕是沒有好結果的。
可如果一言不發就這麼愣著,似乎也不會讓趙佖滿意,至於直接斥責竇桓蠱惑趙佖謀反的話,是絕對沒有人會說的,也許一時的正義凜然,會立即招來一刀斃命的後果。
而人數佔大多數的武將,同樣有些驚駭之意,其實趙佖謀反的事情,他們之前不是沒想過,但真到了這一天被搬到檯面上來說,他們還是有些猶豫。
他們之中,也有像高家一樣的將門,也有是靠自己能力一步一步走上來的新晉將領,當初他們和趙佖結交,也是簡單的像找個靠山而已。
誰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樣的地步,所以他們即便有人點著頭,卻沒人直接站出來附和竇桓的話。
這些武將裡地位最高的便是高啟勳了,這些人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高家父子,一副以高家父子馬首是瞻的姿態。
趙佖自然也明白,今天夜裡因為事出突然,他才召集了這些他信任的人來府上商議。
即便以前這些人裡邊不少人都表達過支援趙佖繼承皇位的觀點,可那是沒有太子之前。
眼下的情況已經和原來截然不同了,以前即便趙佖不能繼承帝位,他們頂多也是站錯了隊,大不了影響仕途,卻也不會引來太大的災禍。
原本這些沒有大靠山的人仕途也沒有多麼好的前景,所以這一點他們是不怎麼在意的。
可現在即將有太子了,事情的性質可就變了。
趙佖若是起事,那便是誅九族的大罪,他們如果跟著趙佖起事,成功了自然可以一朝昇仙,可若是萬一失敗了,那丟的可就不僅僅是自己的性命了,連帶一家老小都賠了進去,放在誰身上,也不得不考慮仔細。
趙佖見局面有些尷尬,便看向了高啟勳,他相信高啟勳會幫助他說服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