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既然已經下了決心,便不會更改,閉著眼睛一言不發,蘇公公也只能繼續宣佈,“褫奪趙佖所有封號、官職,所有家產充公,家眷貶為賤藉。
趙佖本人貶為庶民,流放嶺南,永世不得回京。其餘同黨,以此為例。”
朝臣們很不滿意趙煦對趙佖的判罰,不光是趙佖本人,包括他的那些同黨們,竟沒有一個人被判極刑,這太難以理解了。
可當他們看見那個孩子的時候,也漸漸有些理解了,趙煦這是在給孩子做榜樣,不管將來這個孩子能不能成為一位明君,起碼讓他記得這個時刻,他也能不斷審視自己,也能成為一位仁君。
楊懷仁也知道趙煦的做法是用心良苦了,只不過他內心裡是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的。
趙煦或許可以表現出他的仁慈,可為了大壯,他絕對不會讓這次申王謀反的餘黨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為了不留下任何隱患,他願意做那個壞人,為大壯剷除任何的威脅。
楊懷仁仔細想想,也許趙煦也有這種意思吧,把這些罪臣流放嶺南,或許就是暗示楊懷仁將來要暗地裡除掉這些人。
這些人在京城死了,會引起軒然大波,趙煦努力打造的仁慈形象也便不存在了。
可如果他們在去嶺南的路上死了或者死在嶺南的煙瘴之地裡,沒有人會關心,甚至會覺得這是上天對他們謀反所給予的理所應當的懲罰。
但趙煦的仁慈,並沒有讓趙佖覺得感動或者怎麼樣,他意識到了這樣的處罰,其實比殺了他讓他更痛苦。
他知道楊懷仁自從征伐了交趾之後,從嶺南到交趾一帶,實際上都是楊懷仁的勢力範圍。
他和他的家人如果去了嶺南,怕是結局會更慘,與其讓他和家眷去嶺南被折磨致死,他寧願尋個痛快的死法。
趙佖並沒有謝恩,而是突然間暴起,手裡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來一把精緻的鋒利匕首,大喝一聲向大壯衝了過去!
趙煦忽然間感覺腦袋都炸了,他的仁慈如果害了他的兒子,他會悔恨的殺了他自己!
朝臣也驚呼起來,接著便長吁一聲——趙佖最後的瘋狂並沒有成功,當他暴起衝向大壯的時候,一個人擋在了他的路徑上。
是楊懷仁!
他早就從趙佖的眼神裡讀懂了他的心思,在趙佖掏出匕首的那一刻,他便知道趙佖要做什麼了。
他下意識的反應讓他飛速閃到了大壯身前,他也沒有考慮任何的後果,只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一種作為父親的責任,讓他義無反顧的擋在了兒子的身前!
趙佖臉上並沒有絕望之色,卻露出了詭譎的笑意,手上的匕首仍舊狠狠地捅了出去!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