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件事,楊懷仁看到的比鬼姐看到的更多。
從大羊和其他還在玩摔跤的事情裡,鬼姐看到的是大羊身上那種堅韌不拔的品質,而除此之外,楊懷仁還看到了大羊身上的睿智。
大羊能利用自己的智慧反敗為勝,這就是睿智的表現,更重要的其實是後邊他贏了之後,還能保持一個非常好的心態,伸手去把另一個孩子扶起來。
這不僅僅是孩子們之間表示了友好那麼簡單,大羊的大度感染的也不僅僅是那個被他摔倒的孩子,也包括其他的孩子們。
讓他們感受到大羊身上的那種大將風範和人格魅力,這一點對於大羊的將來,幫助將更加巨大。
契丹人是崇尚武力,可對於擁有武力的人,更多的還是畏懼,實際上是沒有人願意和非常暴戾的人合作的,合作的同時也不得不考慮自身的危險。
契丹的孩子們從大羊身上感受到的便不同了,他們也會潛移默化的發覺,強大也不僅僅是表現在武力之上,智慧和人格魅力,同樣具有很強大的感染力。
至於遼國的形勢,楊懷仁也早有打算,其實一個很簡單明瞭的道理,讓楊懷仁看到了遼國是長久不了的。
這世上所有的統治者,如果只是依靠武力去征服,是很難長久的,透過武力得到的同志權利,也往往只有一時的效力。
或許這跟病去如抽絲,病來如山倒是類似的道理,一個國家的強大,是幾十年裡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漸漸建立起來的。
可一個國家或者民族要頹敗或者崩潰,往往用不了多少時間,幾年也許就足夠了。
遼國是強大的,不過那也是曾經,耶律跋窩臺篡奪了耶律洪基的統治地位,可惜他和耶律洪基比起來,還是缺少必要的統治者的能力和風範。
透過武力強迫得來的別人的尊崇,似乎也並不是那麼牢靠,當反抗者集聚了足夠的能量群起而攻之的時候,必然就是他的末日了。
所以楊懷仁以前覺得收復燕雲很難,那是以前的狀況,現在不同了,遼國的大廈正在一點點的崩塌,只要抓住時機,收復燕雲之地似乎會變得很簡單。
但在這種簡單之餘,將來如何治理燕雲之地才是更難的,重中之重便是燕雲之地的數百萬百姓們。
他們的組成很複雜,遠遠不是大宋以漢人為主相對容易治理的,漢人擁有共同的思想認知和價值觀,一套詳細的制度就可以讓大家共同去遵守。
可燕雲之地和百餘年前已經截然不同,除了漢人之外,那片土地上近百年來生活著大量其他民族的百姓。
契丹人,奚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民族,在遼國階級分明的制度之下,這些不同民族的百姓都沒有真正和諧共處。
將來如果燕雲之地迴歸大宋,治理上的就更難了。
也不要以為那些漢人就真的願意服從中原王朝的管理,他們中的確有很多窮苦人受夠了契丹人的壓迫,迫不及待的回到漢人王朝的懷抱。
可也有很多在契丹人統治下得到利益的一部分人,他們不願意失去現有的權力和利益,這才是最大的麻煩。
楊懷仁甚至想過,如果是外族不服從將來的管理,大可以用粗暴一點的手段讓他們敬服,只要將來在大宋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之下,這些人自然會認可漢人的統治給他們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