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宋以文人們最推崇的忠孝仁義禮立國,楊懷仁雖然沒規矩,可從他做的所有事來說,他都是一個忠臣。
雖然他做的許多事都有點特立獨行,可他對手下士卒,對百姓,也都算得上仁義。
而說到孝,在楊懷仁這裡就更挑不出毛病來,章惇雖然不喜楊懷仁,可對楊懷仁的很多品格,還是沒話講的。
就說眼前楊懷仁策馬賓士入宮,雖然不合規矩,可在這種特殊情況之下,反倒是讓人覺得楊懷仁這是心中忠義的表現,並不算什麼大錯。
章惇也不得不說,如果楊懷仁真是個有野心的梟雄,這會兒趁著皇帝病危,他大可以起兵奪權,他們這些文人不管嘴巴多麼厲害,在真正的武力面前也都是白瞎。
可楊懷仁並沒有任何動作,反而毫無心機的一個人進宮,這就說明人家心中坦蕩了。
但章惇還是看不上楊懷仁的性格,雖然沒有開口大罵,卻也狠狠地小聲腹誹了幾句,這才抹去了臉上的殘雪,繼續邁著方步往宮內走。
楊懷仁騎著馬往紫宸殿的方向疾奔,奔至宮院門前,卻發現門前跪了一地螺頭髻的素衣女子攔住了他的去路。
他跳下的馬來,繞過了這群應該是宮中妃嬪的女人往宮門裡走。
這幫女人哭哭啼啼的,可那聲音聽到楊懷仁耳朵裡就非常難過了,這些哭聲混在一起,那叫一個亂,可惜她們哭得好似撕心裂肺似的,楊懷仁卻沒從中聽出多少真情實意來。
再扭頭大致瞅了一眼這些女人,他就更是替趙煦難過,人還沒死呢,螺頭髻就紮起來了,好似早就承認了趙煦這次必死無疑一般。
按道理說趙煦是她們的丈夫,可宮中的所有事都情薄,別說感情了,她們也只是把趙煦當做自己或者自己背後的家族青雲直上的工具罷了。
平時也許對趙煦表現的含情脈脈,情真意切似的,可這些又騙得了誰呢?
當皇帝還真是孤獨啊,想要得到一份真情實在是太難太難。
楊懷仁也沒工夫起想這些,只是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被四面宮牆包圍起來之後便變了味道,實在令人惋惜。
也許這麼多女人裡也有真在痛哭的,她們也擔心趙煦駕崩之後,她們也將如水中浮萍一般沒了著落吧。
楊懷仁急步往紫宸殿內趕,門前的太監看見楊懷仁來了,也趕忙上來迎接,沒等他開口說話,楊懷仁劈頭蓋臉地呵斥道,“今天晌午陛下還好好的,怎麼到了晚上就出事了呢?”
太監忙解釋道,“大帥息怒,咱家也不知道,本來最近官家的起居都是定時的。
早上醒來清醒一會兒,中午也清醒一會兒,入夜時分又清醒一會兒,其他時間大都在昏睡。
可今天入夜之後,陛下竟沒有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