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心自然會聽楊懷仁的話,想想也是,雖然丐幫和青蓮幫都把她當做話事人,可實際上她頭上沒有任何幫主的名頭,那她還這麼費力勞神的做什麼?
既然她已經嫁做人婦了,好好的在家相夫教子就好了,處理那些事也不過是無聊的時候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罷了。
以前她也覺得她能給楊家帶來更多的收入,會在楊懷仁心裡地位也高一些,後來才漸漸明白楊懷仁根本不在乎錢,他對幾個老婆幾乎是一樣的好。
於是蘭若心那種爭奪地位的心也漸漸淡了下來,操持建築生意和幫派事宜,也不過是單純為了楊懷仁排憂解難而已。
官人疼愛自己,不希望自己太過操勞,這就可以讓她感到很滿足了,所以蘭若心想來想去,覺得官人說得對,她太累了,是時候好好歇歇了。
蘭若心領著孩子們回屋了,他們在外頭已經呆的太久,不少孩子出了一頭汗,萬一讓他們受了涼就不好了。
院子裡只剩下楊懷仁和那些造型各異的雪人。
楊懷仁能明白蘭若心最近為什麼總是生氣,那也不怪她脾氣不好,而是因為丐幫和青蓮幫裡太多讓人煩心的事情。
畢竟這些人出身江湖,他們所信仰和奉行的那一套,是江湖中的傳統習慣和規矩,和正常人的習慣和規矩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情義大於法紀,這一點就很不好。
江湖人重情義,卻常常無視法紀,他們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可如果這種追求傷害到了其他人,特別是尋常老百姓的利益,這就是一種對國家和人民極大的危害了。
儘管這幾年來丐幫也好,青蓮幫也罷,很多江湖惡習氣已經改變了不少,但某些根深蒂固的東西,還是難以短期內徹底改變的。
就比如說楊懷仁的那位老丈人蘭納獨,蘭納獨和他的兒子蘭若弼一個秉性,都是那種江湖中出名的武痴。
如果僅僅是追求武藝的最高境界,其實本來也沒什麼,蘭若弼主動進了軍營,如今已經儼然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之後,楊懷仁這個大舅子成熟了很多,儘管依然在追求武藝的某種境界,但他的思想改變還是可喜的。
蘭若弼已經很懂規矩,在軍中也循規蹈矩,明白紀律對一名軍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對於當兵的意義所在,他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往大了說自然是為國為民,但這個概念似乎有點籠統,武德軍上下對這個概念是有的,只是清晰程度上,還不夠而已。
大多數當兵的最能感受到的當兵的目的,是改善自己,以及改善自己的家族或者家庭的生活水平。
他們在軍中賣力,付出的和得到的回報是成正比的,在交趾,在遼國,在江南,他們建立的功勳,都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有的升了官授了勳,可以光宗耀祖了;有的發了財,可以讓家中父母和妻兒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管是名望還是財富,不敢說他們給家人賺下的就可以讓子子孫孫都不愁生計了,但延續三代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軍中不少將士,在老家都已經置業置地,他們家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家庭,受到其他百姓的尊重,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
也正因為有了相應的回報,當兵的也越來越認真的投入到訓練之中,一個人賣命全家受用,這個賬他們覺得是隻賺不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