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眼下讓楊懷仁失望的是,草婆婆肉餅今天恐怕吃不上了,這會兒都過午了,他們家才剛買了豬殺了取肉,離做成了成品的肉餅還得有一段距離。
再往前走,是王媽媽肉包子,楊懷仁知道家裡人都喜歡吃,便打算帶幾包回去。
可走近了才發現,王媽媽的肉包子確實開始賣了,但鋪子門前圍了好多的吃貨,一個胖乎乎的廚娘陪著笑臉帶著歉意吆喝著,“諸位再等一等,下一籠馬上就下來了!”
門外的吃貨們似乎不太買賬,一籠包子十個,要是按正常的飯量,也只夠兩個人吃,算上吃貨們現在對肉食的渴望程度,恐怕一籠包子都不夠一個人吃的。
楊懷仁看著眼前近百個吃貨圍在那裡,心就涼了半截,一個親兵打算上去亮明身份好得到一點優先的權力,被楊懷仁給拉了回來,還罵了幾句。
親兵有點委屈,楊懷仁說道,“你小子,真到咱是惡霸了?咱就算是惡霸,那也是對外的,對自己的百姓,可做不得惡霸。”
親兵知道楊懷仁的脾性,也打心眼裡佩服楊懷仁的原則性,只是他還是委屈地說道,“咱府上小公爺最喜歡王媽媽家的肉包子了……”
楊懷仁也明白自己的親兵也是為了他的孩子好,但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如果他真想吃王媽媽做的特色肉包子,他可以買,可以去排隊等候,哪怕等上一個時辰,那也不算啥大事。
但如果因為自己的私利就破壞了最基本的規矩,那就不是他想要的了。
身份地位並不是用來享受優惠和優先權的,雖然實際情況上在這個時代很難做到這一點,但楊懷仁依然覺得,他應該保持自己的原則和風度。
“你也不用愧疚,吃不上王媽媽肉包子,咱們再去別家店看看,總有能買到的。”
楊懷仁倒是坦然,不過接下來他們走過的那些特色小吃的店鋪,幾乎都跟前邊的情況一樣,但凡是帶點肉的特色小吃,幾乎門前都擠滿了人。
連街邊賣餛飩的小攤子都被擠翻了,滾熱的餛飩湯子灑了出來,好在沒燙傷人。
楊懷仁見狀,不得不佩服百姓們的瘋狂,可這也是難免的,從另一個角度,不也正說明百姓們是淳樸的嘛。
走了好久,楊懷仁還是兩手空空,大概是百姓們在京城裡見得當官的太多了,楊懷仁的官袍走在大街上也沒有多少人在意,現在在他們眼裡,也只有食物。
肉食解禁了,果然讓百姓們開心了起來,雖然介面上稍稍有些混亂,但這也是好現象,起碼說明百姓們的需求其實很簡單。
不需要文人們的長篇大論百姓們要什麼,只需要一口美食,就足以讓他們幸福好久了。
楊懷仁這個當爹的人,當然也會因為沒能給孩子們買到一些特色的小吃而感到愧疚,不過想想家裡平時吃的就很好,幾個孩子也都很懂事,不差這一口,更不差多等一天兩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