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的,就是讓他們從一種忌憚變成另一種忌憚,而這一種忌憚只會影響我的名聲,不會給我帶來危險,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話似乎有些拗口,何之韻面露疑色。
楊懷仁笑著繼續說,“眼下他們忌憚什麼?還是當今皇上和我之間私底下的關係,還有我現在的權力和地位,以及手上掌握的資源和財力。
他們篤信他們相信的東西,比如歷史上的教訓,所以便一成不變的把那些歷史教訓裡的的梟雄模樣,硬生生往我身上安。
好像手握權柄的人就一定會謀反篡位一般,這也不能怪他們,歷史上這樣的事情確實太多了,我想解釋,人家也不會信。
我一直相信一個道理,對懂你的人,不用跟他解釋太多,因為解釋的太多了全都是廢話。
對不懂你的人,根本也不用跟他們多費口舌去解釋,因為他們從心底裡信不過你,所以不論我如何解釋也沒有任何用處,我也就懶得解釋了。
我想要的只不過是大家好好相處,以和為貴,井水不犯河水。
但這很難,他們還是會忌憚我,懷疑我,甚至算計我。這種忌憚是危險的,說白了,不管我自身多麼強大,我在明人家在暗,我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這樣可不是辦法。
所以我就肆意地破壞規矩,給他們搗亂,不斷的折騰他們,讓他們產生另一種忌憚。
今天兵部倒黴了,明天又會是誰?他們可能心中都不待見我,可誰也不敢明著和我作對,生怕自己成了和我針鋒相對的物件。
就拿今天我給兵部找麻煩,涉及的事情不大,面也不廣,而且我還佔著理,所以他們不會形成有效的聯盟對抗我,而是選擇儘量躲著我,不摻和這件事。
這種忌憚就沒什麼危險了,以前就算因為這些事被言官們參到皇帝那裡去,也頂多是讓趙煦裝模作樣教訓幾句而已。
如今大壯成了大宋的皇帝,恐怕連上書參我的言官也沒有多少了,這就是人的自私心理,也是文人的軟弱之處。
遇上大事他們可以選擇殺身成仁,但在這種關係自身利益的事情上,他們便沒有那麼清高了。
國家利益和自身利益他們選擇哪一邊?當然說出來一定是選擇國家利益的,但平常沒有那麼多國家利益讓他們維護,所以他們維護的更多的,還是自己的利益。
在自身利益面前,他們就不敢招惹我了,這就是我給他們的警告。
當然,今天兵部的事情,我也順便達到了其他的小目的,今天豬肉那麼貴的價錢,恐怕兵部也拿不出錢來買豬肉。
本來我就想的是自己出這份錢,只是不經過兵部這裡走一遭,名不正言不順而已,這才有了今天的事情。
你看著吧,明天一大早,常侍郎就得哭著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