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章惇和其黨羽來說,今天他們和楊懷仁針鋒相對,如果趙煦還有兒子在世的事情是真的,那麼他們的政治前途,基本也就停步於此了。
就連他們內心裡也不否認,將來如果這個孩子繼承趙煦的皇帝之位,但是章惇質疑這個孩子的身份這件事,就足夠被未來的新帝記恨一輩子。
而對韓忠彥和李清臣這種中間派而言,他們肯定是沒什麼損失的,而且李清臣這年紀也基本處於告老還鄉的臨界點了。
將來新帝如果繼位,李清臣便告老還鄉,還能留下一個不錯的名聲。
即便這個孩子不是趙煦的兒子,他們這種清流文官,也不會受到太大的排擠。
而曾布等人,也只能寄希望於孩子的事情是真的,這樣他們才能打擊章惇這個對手,然後在朝中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權力。
章惇下臺,或許上臺的人不是他們,而是楊懷仁,但他們憑藉擁立之功,也可以獲得不少的利益。
加入孩子不是真的,那麼他們也可以轉頭去繼續支援趙佶,從新回到原點,對他們來說也不是損失。
而且他們相信,楊懷仁事敗之後,章惇一定會抓住這個把柄不放,要求陛下嚴懲楊懷仁。
楊懷仁為了自保,自然會站到章惇的對立面,所以還是會選擇站到他們的一邊,這對他們來說,多一個帶兵的大帥,也是大有助益。
事到如今,趙煦也只能等著那個孩子入京之後,把廢皇后孟氏召入宮中證明孩子的身份。
趙煦看著榻下楊懷仁剛才辭官時留下的印鑑和聖旨,心裡也是氣楊懷仁行事太果決,一點兒面子也沒給他留。
但眼下確實是用人之際,而且趙煦想到,如果他真的有個親生兒子活在世上,且還是楊懷仁幫他養大了這個孩子的。
那麼將來他的兒子能不能順利繼承皇位,也還要依靠楊懷仁全力保護和輔佐,所以眼下也絕不能讓楊懷仁辭官離京。
趙煦忽然示意蘇公公扶著他從榻上爬起來,竟下了床親自彎腰去把楊懷仁的大將軍印鑑和那封密旨的信箋拾了起來。
眾人見久不下床的趙煦竟為此親自下床了,忙又躬身行禮。
接下來趙煦手持兩樣東西在蘇公公的攙扶下,拖著虛弱的身體一步三搖地艱難走到楊懷仁面前。
“既然朕已經廢掉了昭懷皇后劉氏,還把他打入冷宮,那愛卿還是把印鑑和聖旨收回去吧。”
楊懷仁作勢推讓了一下,趙煦臉色也有些尷尬。
李清臣幫皇帝打圓場道,“大將軍國之重臣,如何輕易辭官,豈不辜負了陛下的殷殷期望?”
其他幾位相公也紛紛附和,開口請楊懷仁收回印鑑。
楊懷仁有了趙煦給的臺階,還有了李清臣等幾位老臣給鋪的地毯,這麼高的待遇也讓他有了十足的顏面。
再說他本身也沒有辭官的打算,於是便跪下來接過印鑑,三拜後道,“多謝陛下隆恩,微臣粉身碎骨,定不負陛下所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