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安宮的小太監自然是迷糊了,忙追上楊懷仁,問道,“大將軍,壽安宮,您剛才已經走過了……”
楊懷仁停下腳步,坦然道,“我知道剛才就是壽安宮,不過按照後宮尊卑有序,既然兩位太后同時來召見本帥,本帥也只能先去向太后那邊拜見。”
說罷便衝問話的小太監笑了笑,接著示意慈安宮的小太監繼續引路。
後宮裡兩位太后雖然相處和睦,但其實也沒什麼過密的往來,箇中原因自然不用多說。
兩位太后同時做出類似的姿態,似乎也是不想讓趙煦這個當兒子的為難。
但是在宮人心中,總是不自覺地會分出個高低來的,比如慈安宮的人便覺得他們伺候的主子是正宮皇太后,自然他們的地位要比壽安宮的那些工人高一些。
而壽安宮的人覺得朱太后是當今陛下的生母,皇帝對慈安宮那位的尊敬是出於禮,可對壽安宮的這位可是出於親情和內心的。
既然陛下都和壽安宮的親近,那麼自然是壽安宮的人比慈安宮的人要更有地位一些。
這種事後宮裡也算是常見,別說兩位太后了,就是普通嬪妃的宮人,也是僕憑主榮。
宮裡的主子受皇帝寵愛,他們自然覺得出去講話都可以大聲一點,而不受皇帝待見的宮院,院裡人從上到下都很難抬起頭來。
楊懷仁的話和舉動自然讓慈安宮來的太監覺得臉上有光,特別是那句“尊卑有序”,讓他不自覺地在壽安宮的太監們面前挺胸抬頭。
壽安宮的太監有些詫異,可楊懷仁說的話也並不是瞧不起誰,人家說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所以壽安宮的小太監只得先分了一個人回去稟報朱太后,才又跟著楊懷仁走向了慈安宮。
慈安宮裡的向太后正在花園裡賞花,其實說白了就是老太太趁著晌午剛過,日頭還好,便曬曬太陽。
楊懷仁走進慈安宮的時候也不忘回頭客氣的跟壽安宮的太監說一句,“請幾位公公等候片刻,等娘娘說完了話,便隨他們去壽安宮。”
這也算給了他們面子,等楊懷仁被引入花園見到向太后的時候,之前引路的太監早已經把剛才路過壽安宮之時楊懷仁的話說給了向太后聽。
向太后似乎很滿意,她覺得如今楊懷仁位高權重,卻並沒有目中無人,起碼對她這個太后娘娘,還是充滿了敬畏之心。
楊懷仁以前和向太后接觸不多,不過也算了解她的性情,向太后平時不理宮院外的事情,不管是朝堂還是後宮,她基本都是不管的。
但實際上她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不論前朝還是後宮發生了什麼事,她都門清兒,也有自己的一套觀點和理念,只是不常說出來罷了。
楊懷仁認為,像向太后這種地位身份,能在事物紛擾的後宮裡穩如泰山,其實也非常不容易。
畢竟他沒有兒子,不論是趙煦當皇帝還是將來趙煦的某位兄弟或者子嗣當皇帝,她都會因為大宋最講究的禮義和孝道,得到她應該有的地位。
但是與此同時,她也因為和皇帝之間沒法形成親情上的共鳴,也很難有至高無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