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啟勳透過接觸趙佖,早就發現了趙佖內心裡對皇位的渴望,而趙佖要想坐上皇位,辦法實在是不多,加上趙佖的樣貌和身體殘疾,便更少了許多機會。
所以高啟勳覺得,趙佖此人的野心,只能是越來越膨脹,當野心膨脹到一定程度,自然會爆發出來,表現出來就是起兵造反。
而趙佖這些年不斷結交軍中將領,勳戚將門等等,便印證了高啟勳對他的判斷。
於是高啟勳主動向趙佖靠攏,暗中建立了某種聯絡,而趙佖一邊,既然有人主動投靠,它自然求之不得,哪來會去考慮別的可能?
何況趙佖這些年一種明著表現出對武將地位低下的不滿,以此來籠絡大量軍中將校的心。
趙佖這麼做自然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而高啟勳主動靠攏趙佖,也是在下一盤大棋。
當趙佖有一天真的要起事的時候,高家這樣的勢力,自然會是他起事的主力。
而到時候高家突然和趙佖反目,並把趙佖的陰謀算盤徹底擊潰,這樣的驚天大功勞,怕是能讓高家再贏得百年的崇高地位和皇恩眷顧了。
楊懷仁想到這些,雖然不能肯定這就是真實的情況,但他覺得這種可能八、九不離十,要不然,也無法解釋高家的種種行為中說不通的地方了。
楊懷仁不得不佩服高啟勳的算計,也必須承認高家是一門忠烈,只不過高啟勳的這種忠誠方式,也太冒險了。
或者用另一種方式來說,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愚忠,放在現代人眼裡,是不太容易理解的。
皇帝不待見你,你還用這種危險的方式去實現和表達你的忠誠,這值不值得,顯然是一個不好說的命題。
不過眼下的局勢,高家這麼做還是真是做對了,起碼楊懷仁覺得趙佖最大的助力都在算計他的話,他也根本沒了登基九五的可能。
高家在趙佖眼裡或許是左膀右臂,可事實上這隻手臂手裡拿著的刀子,卻時刻準備著在他背後捅上一刀。
再去看高士遷,楊懷仁便輕鬆了不少,他下馬親自去把高士遷扶了起來,“高將軍辛苦了!”
高士遷見楊懷仁一臉欽佩的表情,還是有點發懵,不過很快也從楊懷仁手上的力道,感受到了某種東西。
高士遷忽然苦笑,道,“大將軍聰明絕頂,末將佩服!方才末將對大將軍略有不敬,還望大將軍見諒!”
“高將軍何出此言?”
楊懷仁的判斷得到了驗證,卻裝作什麼也不知道,“高將軍深夜練兵,是本帥誤會你了。”
二人就深夜練兵的事情談論起來,其中高士遷很多帶兵的理念,讓楊懷仁大吃一驚。
雖然和後世的軍事理念還是有些差距,但在這個時代,能有這樣的觀點,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楊懷仁道,“高家確實不負名門之後的名聲,高將軍如此軍略,想來應該和令尊長平侯高侯爺的教導不無關係。”
正說著,忽然一個洪亮的聲音笑道,“老夫得楊大帥如此稱讚,真是愧不敢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