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楊懷仁身邊的那些將領們,大都是純正的武人,怎麼說呢,就是他們的文化水平,也就頂多是個認字的水平。
也只有盧進義和林沖,算是讀過書,有點學問的。
盧進義自不必多說,家裡是土豪,從小都請了專門的先生教他讀書,林沖家在東京城,家裡經濟條件也不錯,從小那也是讀過書,考過學的。
只是二人有個共性,就是對讀書沒那麼感興趣,反倒痴迷武學,所以身上沒什麼功名而已。
楊懷仁是知道兩人是什麼水平的,平時說話就能聽的出來,像天霸弟弟和柯小川他們,平時說話大大咧咧,夾雜著不少民間的俚語和髒話。
盧進義和林沖就不同了,平時就相對斯文,甚至有時候還能拽上幾句詩文,若是換了一身文人的裝扮,說是個士子也不是沒有人信。
這一點就很重要了,文人和武人之間,終究是有隔閡的,如果單純派一個純粹的武人去給那些士子們當教官,他們心中肯定有些排斥。
如果是和他們能聊得來的,那感覺就不同了,起碼可以減少不少不必要的摩擦。
別以為這是一件不足為道的小事,其實用人這方面,從來就沒有小事。
楊懷仁便越來越有種被老李頭利用了的覺悟,在說服士子加入軍隊的過程中,老李頭就很賣力,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
換了是別的事情,楊懷仁是不覺得老李頭會出這麼大力的,連自己的老臉都拿出來四處賣了,可見他對這件事也是非常急切的。
其中理由楊懷仁明白一些,但現在再看,他也有點搞不懂了。
後來想想,往深了想,他便越來越覺得有意思,楊懷仁忽然間覺得老李頭是個懂他的人。
也許人家早就看透了他是個幹事的人,是個對權力沒有多少野心的人,所以才會幫忙。
這種忙幫了對自己有好處,對國家也有好處,所以老李頭幫的理所當然,還帶著很大的慷慨。
楊懷仁感覺上就有點奇怪了,說舒服呢,有點那麼意思,但畢竟被人看的透徹,又感覺不太舒服,生怕他最後的秘密也被人掀開了看的明白似的。
現在呢,大和尚是個知情人,他是十分有原則的,所以不用擔心他會多嘴。
廉希宗比他還明白,可廉先生就更超脫了,自然也不會揭他的老底。
朱世儒老先生似乎也察覺到點什麼,但受限於時代的思想束縛,他可能覺得奇怪,看不懂,但應該不會看清楚事實的真相。
至於李清臣,他看懂了楊懷仁這個人,但看不透他是怎麼形成的這樣的性格,而楊懷仁的過往,他就更不可能看的明白了。
或者說他是個實用主義者,不關心過程,只關心結果。
最後是楊懷仁的幾個老婆,大概能從楊懷仁偶爾的夢囈裡聽出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