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收購羊毛的事情很快便在遼國北部的草原上傳揚開來,事情是這樣的……
蒙古諸部是楊懷仁早就派人主動聯絡的,只是他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在遼國正北方,要走西京道把羊毛運送到大宋來,運輸的路途實在是太過遙遠。
那裡的地理環境和大宋還有很大的不同,在大宋,各州各縣之間都是有官府修建的官道的,交通網可謂四通八達。
遼國的情況,是五京州縣相對密集的地方都有寬闊的馬道,戰時集中兵馬的時候,這些寬闊的馬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在其他地方,特別是草原地區,基本上沒有官道了,當然也有各族百姓騎馬踏出來的道路,比起正規的馬道就算不得什麼了。
而在更廣大的少數部族居住的地區,屬於半草原半荒漠地帶,那裡連這樣的道路也沒有多少。
本來這種情況對牧民來說也沒有什麼影響,草原地勢大多比較平緩,策馬奔騰起來非常舒適,走哪裡都是走。
可要想把大批次的羊毛運出來,就不能依靠簡單的馬匹了,需要用大車來拉。
大車對道路的要求就高了,在草原上走也不是不行,可總會遇上一些坑坑窪窪或者溼軟的泥地,還有很多沙地,這就影響了運輸的效率。
算起來,如果從蒙古諸部開始運送,光是單程,把羊毛運送到大宋就需要將近三個月的時間。
牧民剪羊毛的季節大多數是在草原上的春季,大約是四五月份之間,厚厚的羊毛幫助羊兒度過了寒冷的冬天,開春剪羊毛正好是羊毛最好的時候,也不用擔心羊會因此受凍。
羊和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是會換毛的,分別是春季和秋季。
春季換掉又密又厚的冬毛,換上相對不太密集,質地又粗又硬的夏毛。
夏毛是不適合用來紡織的,柔軟而細長的冬毛最適合用來製作毛紡製品,如果到了五月份牧民還不剪羊毛,羊就開始換毛了,白白損失了一身的羊毛。
換句話說,運送羊毛的路途雖然遙遠,但實際上真正需要運送的羊毛,只有一個時節,也就是四五月間,牧民剪下了羊毛的時候。
……
達赫爾魯魯已經十三歲了,這兩年身子長得像雨後的野草一樣快,轉眼間便從一個孩童長成了一個成年人的樣子,起碼,個頭是離他的父親越來越近了。
只是在長輩們眼裡,他的臉上依舊稚氣未脫,還是個孩子,儘管他總是摸著自己嘴邊已經漸漸變硬的絨毛爭辯著,我就要長鬍子了。
魯魯對此一直不太開心,儘管他胳膊上的肌肉明顯比父親小了兩圈,可他覺得他是個大人了,也可以幫著父親做事。
平常放牧不用多說,魯魯從小在馬上長大,騎馬的技術自覺早已不在父親之下,而射箭的本事,他覺得他已經超越了父親了。
魯魯所在的耶褚古部,是契丹人口中的達旦九部中的一員,裡邊有一些蒙古族的部族,也有一些其他民族混雜的部族,但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是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