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4章牧民的擔憂
新的思潮在牧民中產生,也許這只是小範圍內蕩起的些許漣漪,但隨著時間,無數個這樣的漣漪就會匯聚成翻天的巨浪。
隊伍走了七天的時候,來到了白達旦部。
在遼國,契丹人並不會用蒙古部來稱呼蒙古諸部,對其他一些部族也是一樣,而是用一套他們的方式來稱呼這些和他們不同的遊牧民族。
比如蒙古部,被分成了達旦九部,他們統一被契丹人稱作黑達旦,相對的,白達旦部也是這樣的情況。
幾個不同民族被契丹人划進了同一片地方生存繁衍,讓他們雜居在一起,然後給他們起個契丹人自己叫的順口的名字,這便有了白達旦。
楊家在慶州的商行也有派了管事去白達旦部收購羊毛,當楊忠和他帶領的耶褚古部羊毛商隊到來的時候,受到了白達旦部百姓的歡迎。
也許大家都是窮困的草原牧民,能有一件共同合作的好事情,很容易讓大家產生親近感。
在白達旦部修整了一天,等待了更多的同樣是賣羊毛的商隊集中到一起之後,大隊人馬才再次出發。
隊伍裡的人多了起來,楊忠他們幾個管事也顯得更加忙碌,明裡是檢查羊毛,暗裡是和這些牧民交朋友,同時也散播著一些思想。
齊拉木他們不太關心這些,他開始有些擔心,因為現在的商隊已經不是他們剛剛出發時候的樣子了。
光是跟隨著押送羊毛的牧民人數就翻了好幾倍,具體他們不清楚,但估計有一千多近兩千人的樣子,就更不用說這些人所護送的羊毛,已經數不過來了。
魯魯也意識到父親在擔心什麼,這些羊毛實在是太多了,顯得他們從自己的部族裡帶出來的羊毛,簡直就不值一提。
這麼多羊毛,要好多好多錢才能買下來,魯魯雖然知道楊忠背後的東家是個有錢人,但這可是數不盡的羊毛啊,他能收的過來?
萬一他收足了之後,剩下的羊毛不要了,他們這些人又該怎麼辦?
白白跑了一趟不說,這麼多羊毛要是賣不掉,他們沒有錢去買部族裡急需的物資,他們怎麼有臉回去呢?
有著同樣擔憂的人還有不少,儘管耶褚古部的勇士告訴他們,不管有多少羊毛,楊忠和他家主人都會收購的,請大家不要擔心。
話是這麼說,可話從耶褚古部勇士的嘴裡說出來,似乎對牧民們來說並沒有多少說服力。
而且就算楊忠願意收購,萬一到了順化渡,因為羊毛太多,競爭太激烈,人家不願意按照原來的價格收購了,而是壓價收購呢?
這些事讓一向穩重的齊拉木也變得焦躁起來,作為兒子,魯魯一邊替父親擔心,一邊也替自己擔心,他害怕他第一次出門給部族辦事,就落得一個失敗而且空手而歸的結果。
而楊忠最近有特別忙,已經連續三天沒見到他的身影了,這也讓魯魯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這天夜裡大隊紮營之後,魯魯便站在一輛大車上,不斷的朝著一個方向張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