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50章:順化渡(上)

連順化渡的縣令劉大人,也鄭重其事的把縣衙裡僅有的六個捕頭和七八個小吏都帶來了,也說是來幫忙的。

其實孫掌櫃覺得劉大人很好笑,就算要要巴結自家主人,也沒必要做這些事,因為順化渡的縣令,說是縣令,其實治下籠共也就幾百戶人,好像怎麼幹都沒有多少前程。

就這幾百戶人家,還大都是從中原過來做生意的商戶。

說起順化渡,這裡原本連個縣都不是,順化渡以前在西夏的時候,就真的是個渡頭而已。

黃河這一段上,前頭五百里加上後邊五百里,都沒有合適當渡口的地方,所以這裡自然而然成了渡過黃河最佳的地方。

以前從順化渡渡過黃河的就是那些做買賣的商隊,順化渡的渡頭用來過河,在渡頭往東五里地,形成了一個小鎮子,這就是順化渡了。

後來西夏完了,宋朝接收了順化渡的治理,開放了商貿,順化渡才真正成了一個縣。

當初為了安撫遼國,把西夏東北邊很大一塊地方給了遼國作為利益共享,順化渡就成了大宋的一座邊城。

這就讓順化渡從一個小小的渡口,變成了一個類似外貿口岸的地方,在這裡做生意的物件,其實就是那些遼國西邊的各個部族。

牧民們的生意其實不大,真正大的生意都控制在契丹人手裡,再就是走絲綢之路北線的一些西域商隊了。

作為邊城,大宋邊軍在這裡駐紮了一千兵馬,說起來這一千人,幾乎快佔了順化渡人口的三分之一。

原來的鎮子不便於防禦,於是邊軍以鎮子為中心,用黃土夯起了一圈四四方方的城郭。

城郭不高,大約有兩丈的樣子,這麼低的城牆其實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真打仗的話是屁用不頂的,但有城牆,卻很容易給來往的商人帶來不少信心。

順化城以北和以東二十里外,大宋的邊軍又建立了十幾座土堡,每個土堡可以容納百人,平時也就留下三四十人作為崗哨罷了。

但從有了城牆以來,順化渡就從來沒出過什麼事,連小賊都沒有幾個,大概是這地方太偏了,像點樣的賊嘛,估計也看不上這裡。

可今天的順化渡不一樣,差不多半城的人都來到了渡頭,似乎都在等待著什麼,大家也跟孫掌櫃的一樣,不時的面向西北方向一副翹首以盼的樣子。

可惜的是盼了很久,眼看著太陽向西而去了,除了偶爾被風掀起的沙塵,什麼都沒有盼來。

孫掌櫃的也不知喝了多少壺茶了,又屙了多少回尿,他的心情變得焦躁起來。

他扭頭衝著那個早先回來報信的管事嘀咕了一句,“唉,你說三天前大隊人馬就到了黃河邊了,怎麼現在還沒到呢?”

那管事站在他身邊,還在腳下墊了快冬瓜那麼大的土坷垃,好似沒聽見孫掌櫃的和他說話似的,沒有半點要搭理的意思。

孫掌櫃的哼了一聲,“哎哎,問你話呢!”

卻聽那管事忽然大叫道,“掌櫃的!你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