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5章:從梨到禮到理(下)

楊懷仁想了一下,答道,“分辨真理的方法。”

朱先生的眼睛散發出一點明亮的光芒,似乎很滿意楊懷仁這個答案。

說到底,他教授的文章或者內容其實並不新鮮,只是在教育方式上有所創新,和當今的那些先生們有很大的不同。

但歸根結底,他真正想教育給下一代孩子們的,也不是真理,而是分辨真理的方法。

透過懷疑,思考,深究,再思考的反覆過程,不斷去偽存菁,最終得到一個真理。

當然,在不同的故事或者文章裡邊,這個真理在不同人的理解裡還有不同,朱先生也並不是有自己的一套學派或者觀點,而是教人去自主尋求真理,從來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們。

這麼說起來,就是一種學問的包容性了,即便是在後世,這個觀點也絕對是非常超前的。

人類依舊在探索未探索之地,或者未涉及的知識領域,圍觀世界和宏觀的宇宙,人類依舊還有數不勝數的未知之事,未明之理。

於是在某一個領域裡,出現了許多學派,學派之間的觀點和認知不同,便一直在爭論不休。

其實這是一件非常沒有意義的事情,既然是未知,那就不論對錯,即便將來證明了什麼,現在對了的也不用沾沾自喜,錯了的也不必妄自菲薄。

人類探求真理的過程,從來都是這樣的,即便我們現在認可的真理,在未來也可能證明是錯的,也有很多被人摒棄的道理,反而會成為真理。

對與錯,從來也都是相對的,就像物理學上那句至理名言,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朱先生終於在楊懷仁面前露出了笑意,“怪不得楊府的孩子們這麼聰慧,原來根源在楊國公這裡。”

得到朱先生的誇獎,楊懷仁當然非常開心,特別是朱先生這是變相的誇獎他基因好,作為一個男人,當然會感到驕傲萬分。

正在楊懷仁暗自開心的時候,朱先生又道,“世間萬物,總有常理,猶如星月輪轉,生命輪迴。

有些事楊國公不應強求,順其日然就好。”

說罷不等楊懷仁回話,便擺了擺手,示意楊懷仁可以走了。

楊懷仁有點發愣,不過對一個八十歲的老人來說,既然他可以隨心所欲,所以他的行為也不存在失禮不失禮的。

楊懷仁也一時沒想透著朱先生刻意說了這句話的意思,只是起身行禮告辭。

只是當他走過課堂前的一小片竹林,在回望朱先生的時候,老頭正在嘗他送去的點心,只是輕輕一小口,便露出了讚賞的神情。

楊懷仁對於別人認可他做的食物,還是很滿足的,再回頭想朱先生剛才那句話,好像道理很簡單,也正是他曾經思考過的人生態度。

但他扭頭準備離開的時候,腦子裡忽然閃過一道白光,他有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