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黃大銀如此表情,楊懷仁這邊的人也都意識到了點什麼,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同時也一起把目光望向了楊懷仁。
這時的楊懷仁也明白西夏人的第三次進攻,應該是動用了精銳部隊了,接下來的戰鬥,肯定會很慘烈,結果如何,他也說不清楚。
但是看著大家心情沉重的樣子,似乎還未開打便丟了三分士氣。
楊懷仁心裡明白,越是這種時候,宋軍士兵們心中越是打鼓,越是信心流失。
如果這樣下去,很可能兩邊一開打,關牆上就會出現漏洞,輕易的被夏軍撕破了看上去原本非常堅固的防線。
怎麼辦?怎麼辦?!
楊懷仁望著遠處夏軍的進攻陣型一步步的向關下逼來,腦袋裡飛快地旋轉起來,希望能相處一個能振奮宋軍士氣的辦法。
忽然,楊懷仁意識到了點什麼,他走到黑牛哥哥身邊,指著關牆下邊問道,“哥哥,西夏軍那個騎馬傳令的令官,你能一箭射死他嗎?”
李黑牛愣了一下,想到身後那些站定了的宋軍弓箭手,再抬頭目測了一下夏軍和關牆之間的距離,旋即明白楊懷仁的意思了。
宋軍弓箭手用的是標配的一石到一石五的桑木弓,射程也只有百步多一點,算上從高處往下射的優勢,也頂多能射到一百五十步的距離,再遠的話,即便羽箭能射到,也是強弩之末,失去了殺傷力了。
他們之所以沒有動,是因為再等待命令。只有夏軍行進到離清平關關牆一百步多一點距離的時候,他們才會開始一輪齊射,來壓制夏軍的進攻。
而夏軍在離關牆二百步的時候,就擺出了盾牆,緩慢的向關牆一步步地逼過來,正是有效的減弱了弓箭兵的殺傷作用。
夏軍騎著馬站在盾牆陣型背後揮舞者旗幟的令官,距離關牆二百步左右,他們手中的令旗,同樣隨著進攻的鼓聲節奏在有規律的揮舞著。
楊懷仁發現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高舉著生鐵重盾的夏軍進攻前鋒,為了保證盾牆嚴絲合縫不漏破綻,似乎在行進的方向把握上有所欠缺。
他們組成的橫向的佇列,能保證一直是一條直線向前推進,一直和清平關關牆保持平行的姿態,沒有露出側面的軟肋,除了平時的訓練比較嚴格之外,正是因為令官的旗語,幫助他們掌握行進方向,讓他們一直保持步伐一致。
如果那十幾位站在盾牆佇列身後的令官被射倒,他們還能繼續保持這種姿態前進嗎?或許,這就是夏軍盾牆進攻陣型的弱點?
騎馬的令官所在的位置,目前邊軍的弓箭是沒有能力對他造成殺傷的,但是楊懷仁意識到一點,黑牛哥哥手上的三石柘木長弓,是不是可以做到呢?
黑牛哥哥恍然大悟,忽然喜上眉梢,取下柘木弓來,反手抽出一支三齒狼牙箭,架在了弓上。
眾人見李黑牛如此架勢,趕忙給他讓出了女牆上的一處凹口來。
李黑牛閉上眼睛,抬頭靜靜地感受了一下風向和風速,當他睜開眼的時候,眼睛裡的神采便讓楊懷仁覺得黑牛哥哥胸有成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