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4章:天霸長大了

這就讓宋庭玉為難了,百姓眼裡宋軍一天之內舍了五關十一寨,一路逃回了通遠縣,看樣子是抵擋不了夏軍的,若是這樣還不讓人家逃難,難道讓人家在城內等著城破的那一天被屠殺嗎?

宋知縣的擔憂不能不當一回事,打仗歸打仗,但不能讓老百姓跟著受苦受難。

明天打仗楊懷仁是幫不上什麼大忙的,夏軍又有了投石車,童貫和楊世虎也不會再讓他去城牆上冒險,所以他只有帶著些縣衙文官和書吏去安撫百姓。

留灶下毒的計策,自然不能跟百姓們明說,楊懷仁也只好跟百姓們保證宋軍絕對會堅守通遠縣城,不會棄城逃跑的。

見楊懷仁說得信誓旦旦的,大多數淳樸的宋人百姓就信了他的話,扭頭回家。

一個白鬍子老漢說的話讓楊懷仁又熱血了,老漢說,“我們不是怕死想跑,是怕將士們怕死,讓我們白死。”

楊懷仁可以體會老漢的心情,大宋邊軍多年來懦弱慣了,百姓們信不過,也沒什麼好反駁的。

如今一天之內棄了五關十一寨,老百姓心存怨念,那也是恨鐵不成鋼而已。

楊懷仁沒法道出留灶之計的實情,只能用他親身經歷的事情,講給百姓們聽。

他說清平關上宋軍將士浴血奮戰一整天,一千多將士傷亡仍沒有一個人逃跑。

他說將士們用自己的年輕的鮮血染紅了整個關牆,大吼著“守衛家人”拼盡了生命最後一絲力量。

他說將士們擊退了夏軍的猛烈攻勢,沒有人高聲歡呼,而是抱著自己的戰友和兄弟的屍體失聲痛哭。

不用過多的解釋清平關地當不了夏軍新搭的投石車,百姓已經熱淚盈眶,他們懂了。

老漢最後說,只要將士們願意誓死守衛家人和家園,他這把老骨頭,願意陪著將士們一起守在城裡,將士們不退,他就不走,將士們戰死,他也不會惜命獨活。

楊懷仁明白了,大宋向來不缺漢子,真的,不管老幼,不管胖瘦。缺的是能振臂高呼,帶領他們不畏生死的人,或者,是一個信仰。

至於零星的堅持要出南門逃走的,也是個別的富人。

富人怎麼想的,楊懷仁是可以感同身受的,他們命可以不要,錢可不能被西夏人搶了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總不能綁著人家的腿不讓人家走,楊懷仁也很無奈,倒不是說這樣的心態說明有錢人就為富不仁,不愛國不愛家,而是人有錢了,顧慮就多,軟弱的人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生命中的羈絆太多了,才變的軟弱。

宋庭玉擔心的胡商中隱藏的探子,其實很容易就找了出來,真正做買賣的胡商早就捲了財產和貨物跑到慶州去了,留下來看店的,也是些環州當地招募的宋人夥計而已。

而那些舉家留在城內的少數胡商,不用想也知道他們為什麼不跑,因為他們都是在西夏或契丹有背景的人家派駐在環州做生意的,當然,順便也就做了探子。

這裡邊也不是沒有例外,比如西域樓的掌櫃的麥佳德,其實他很膽小,上次被梁乙檀欺負成那個熊樣子,他都沒有反抗。

只不過他的女兒赫斯緹雅舍不得天霸弟弟死活不肯走,他才壯著膽子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