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打響。
世家決心很足。
既要控制糧食、布匹、藥材、柴薪等日用品,又想在別的方面搞壟斷。
總之就是要讓市面不太平,令民生受阻。
但他們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響。
糧食的價格始終沒有漲上去,就在於李治早有準備,讓各地商賈接連將物資運送到關隴地區。
本來開商會的事,各地的商賈還有顧慮。
但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他們動搖了。
他們的代表,從長安到弘農來跟李治談,為的就是能爭取到早日加入到商會中。
弘農。
商館。
李治親自接見了各地的商賈代表。
“我想你們都看到了,此番關隴世家貴族,想用囤貨居奇哄抬物價的方式,擾亂市場。”
“市面上糧食的價格,已經漲了快有一倍。”
“如果你們能從江南運來便宜的糧食,就能大有利潤。”
李治親自引導這些商賈。
“還有別的物資,如果各地現在開始起運的話,多久能送到關中和漢中等地?”
李治檢視過各地的物資缺乏情況。
現在糧食價格最高的區域,應該就是關中。
臨近天子腳下,很多百姓都是手工藝從業者,他們並不種植糧食。
糧食等物資物價上漲,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應該……需要一個月。”
有揚州的商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治搖搖頭。
他對於這時間並不滿意。
如果一個月之後大批的糧食才能運來,那關中的糧食價格,非翻好幾番不可。
那時關隴世家的陰謀就要得逞了。
“那晉王殿下希望是多久?”
江南的商賈最關心這件事。
他們希望能跟李治建立良好的關係。
錢名義上是從百姓手中賺,但其實還是要經李治的批准。
“十天時間。”李治給出了期限。
在場的商賈一時間譁然。
這時間對他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一個名叫賈貴的走出來道:“晉王殿下,若我們從江南運糧食過來,一個月已經是滿打滿算最快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