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二十章 成了(求訂閱月票)

“做什麼這麼毛燥,什麼出現了。”把電話扣上,開啟擴音說道。

學生可能也是被剛才的訊息鎮住了,沒怎麼想就直接過來老師這裡彙報了。可是看到老師這邊正在打電話,而且自己就這麼莽撞的衝了進來,瞬間被老師的教訓弄清醒了。

可是即使是清醒了,他也十分焦急的說道:“網上那個預測的情況出現了。”

“預測的狀況,什麼狀況?”老教授一聽也急了起來,他現在正在找各種佐證呢。

“聽那裡去觀測的同志彙報,前兩天汶縣地區的好多池塘開始乾涸,地表裂開。還有蟾蜍過境,大批的蟾蜍出動,當地人都把這個當成一景兒了。跟網上描述的一模一樣,就好像他她見過那種場景似的。”學生描述道。

“什麼,真的出現了。”教授也是清楚的,他是研究地質運動的專家,對於地震前的一些現象是有了解的。就像唐市地震那一次,好多現象都有預示。但是那時候人們哪有這種觀念,就跟現在的汶縣人民一樣,把這當做一景兒。

說完也不等學生確認,他知道這是真的了。趕緊拿起電話急切的說道:“領導,我以我的學術名譽保證,請務必下令遷移當地民眾。請一定要為當地百萬人民的生命考慮,求您了。”

教授說著眼睛就紅了,不是因為別的,就是作為地質運動研究的學者,他清楚如果一旦發生這場災難,會造成多大損失。

“劉教授,務必請平復心情。我已經安排秘書去召集會議了。你去最近的空軍基地,那裡會有飛機待命。來燕京,拿著你的資料自己你學生收集的資訊。”領導也很果斷。

長老會議時間並不長,因為距離網路上那個預言時間並不多了,即使是想要轉移人口,也是一種考驗,別說轉移財產了。

10號晚,川蜀軍區大規模行動,為此次人口轉移提供保障。百萬人口大轉移,可不是說說就完事的。涉及到的不只是財產問題,還有人情,道德,後勤等。

這次政府效率就可以看出來了,雖然有不服從勸說的,但是在這種爭分奪秒的時刻,個人利益必須要為集體利益讓步了。

12號上午,曾經熱鬧的溫縣已經成為一座空城。數以百萬的人口匯聚到距離這裡幾十公里外的一處安置點,雖然很簡陋,但是秩序還算井然。

“首長,咱們的後勤有點吃緊了。”執行此次任務的川蜀軍區一位大校彙報道。

“快了,物資已經在路上了。只要度過了這幾天,我們就能保證大家的溫飽了。”首長道。

要說就這兩天時間轉移百萬人,還要保證吃飽穿暖,那是不可能的。現在也就是最低限度的供應溫飽,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時間隨著指標一點點的向著下午推進,不管是領導,專家,軍隊各方面都在為這次“即將”發生的地震而努力著。

高城沒有開玩笑,下午14時28分,好像天崩了。就是在距離震源幾十公里外的安置點,人們也站不穩,別說震源中心了。

那裡就像一張隨意被蹂躪的紙,擠壓變形。全國各地也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感,但是相對而言,都沒有那些死裡逃生的安置點的人民感受深切。

他們這些人當中雖然跟隨部隊遷移了,但是肯定有不滿的。只能帶隨身衣物,財產除了存摺和現金,其他的都丟棄。

這裡面有很多人在這裡居住了幾代了,可是就因為這一個不太靠譜的預測,就讓他們捨棄幾代居住的財產,他們想不明白。

可是當地震真的發生了,他們這些人也是真心的感謝。雖然現在東倒西歪的站不住,但是這些人還是發自內心的感謝著。

老教授聽到真的地震的訊息的時候,哭的像個月子裡的娃娃。幾個首長也神情不一,更多的是鬆了一口氣。

損失是肯定有的,但是如果真的說損失的話,那簡直是不值一提。建築物與一些財產損失而已,重建就好了,只要人沒事就好。

救災指令很快就釋出下去了,隨著全國各地接受到這個訊息,已經是當天晚上了。新聞裡播音員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當聽說地震已經提前預測,損失人員可以不計的時候,全國各地都像是在過年一樣。

從士兵突擊開始崛起 /book/7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