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園內宋妃甩開蘿蔔扶著的手,慌里慌張的往祥安宮內小跑而去,進了門,她放緩了腳步,每邁一步都覺得沉重不堪。
“母后,多年不見仍舊是如此年輕,倒顯得兒臣有些老成了。”
“這些年鎮守邊疆,飽受風沙的辛苦,母后豈能不知?看見你如今平平安安的,母后就心滿意足了。”
一眼就瞧見殿內的堂上太后和錦王的身影,太后握著錦王的手,紅著眼眶欲要垂淚。錦王更加寬厚偉岸的身材,讓宋妃一遍遍的回憶著過去。
“參見太后。”
太后看著宋妃前來,也是哀婉著神色坐正身子,背對宋妃的錦王,緩緩轉過身子,宋妃滿是期盼的神色。
“微臣見過宋妃娘娘。”
宋妃聽聞不禁踉蹌退後了一步,她想不到等了許多年,等到的確是這樣的一句。
“錦王……身子可好?”
她擔憂的問著,瞧上那與段景延有幾分相像的臉,與六七年前那稚嫩的臉頰不同,如今多了幾分男子的剛毅威猛,健壯結實的胸膛讓她錯開了目光。
“微臣,一切都好,勞煩娘娘惦念。”
聽著太后與錦王聊著家常,有些心不在焉的有一句沒一句的插著,眼神始終沒有離開錦王,就連宴席上她也是頻頻為錦王夾著曾經喜愛的飯食。
“多謝娘娘,這些菜我已經不愛吃了。”
這一句像是往宋妃心裡扔了一塊巨石,翻湧起巨浪,心裡酸楚的很。
她幾年前收到邊關的訊息,好幾次說錦王戰場受傷,性命危在旦夕,她擔憂的消瘦如骨,如今見著這樣的錦王再次回來心裡滿滿的喜悅。
更多的還是恍若隔世物是人非的哀愁,她失去了再次站在他身邊的機會。
“景毓,可有相中的閨閣女子?”
“兒臣還不想考慮那些俗事。”
太后皺起眉頭,再瞧著一臉痴怨的看著錦王的宋妃,好在錦王並未多瞧宋妃一眼。太后輕咳一聲,提醒著宋妃,宋妃立馬收回眼神。
“你如今也到了該成家的時候了,不如趁著你這次回京,母后為你把婚事辦了吧,也了了母后一樁心願。”
錦王瞧著太后執著的言辭,也不再推諉,道著:“那就聽從母后安排。”
聽到這的宋妃,心裡翻江倒海似的難受,眼裡的眼淚就快忍不住,連忙站起身子道著:“太后,衣兒有些不舒服,想先回去了。”
太后應了一聲,瞧著宋妃走了出去,才深吸一口氣對著錦王道:“今日你進宮我之所以叫衣兒前來,就是好過於你們私下裡見面,如今她已經嫁給皇上,成了妃嬪,之前你和衣兒的事,就當過去了吧。”
錦王唇角一笑,回著:“自當是過去了,當年母后辛苦為兒臣籌劃的一切,兒臣每一句話都記在心裡。”
包括太后之前說的那句:你若不成王,這天下誰配做皇帝?你是本宮親生的兒子,本宮定會扶持你坐上王位,我們不再過仰人鼻息的日子。
他牢牢的記在心裡,但對於宋衣兒,他其實都忘了她長得什麼樣子,只記得那時自己在年紀躁動的時候,寵幸的宋家女子,是本來就打算做她皇后的女人,所以他理所應當的覺得碰得摸得。
“記著就好,哀家給你準備了祥安宮旁邊的福寧殿小住,你要守得規矩。”
太后威嚴的眼神看著錦王,她太知道她這個表裡不一的兒子了,當著她面千依百順,背地裡做了不少出格的事情,這次還是她跟皇上求了半晌才求來讓自己親兒子進宮來看她,在此期間萬不能讓錦王做出出格的事情來。
“是,謹遵母后教誨。”
這些話錦王聽得實在膩了,回京進宮的這一天錦王也是等了很久,站起身就往一旁的福寧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