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瑤,你說什麼?”
段景延看著姜瑤的深邃的明眸,在日光下熠熠生輝,姜瑤莞爾一笑的,帶著幾分傲嬌傲氣的抬著下巴,一本正經的開始胡說八道。
“為了促進我們兩國的友誼,增加貿易往來的互通性,達成長期的戰略伙伴,為了投資建設大周,本女帝決定去實地考察大周,還望周安國皇帝能夠陪同……”
姜瑤這是把新聞聯播的臺詞都說了一遍,段景延雖然一副聽不懂的樣子,但還是知道姜瑤的這一出,都是為了跟他回大周。
“既然帝上已經決定,朕自當陪同。”
他臉上浮現著笑容,阿曜也奔了過來攥在段景延的懷中,眼睛眨巴的看著姜瑤,問著:“母皇,我們要回家了嗎?”
是啊,這個年過完了,家總還是要回的,畢竟段景延心裡還顧念這大周。
“對啊,阿曜想不想濟慈妹妹?”
頓時,阿曜猛地點著頭,一副歡樂的樣子,然後離開段景延的懷抱中,到處四處蹦躂。
段景延摟著姜瑤的肩膀,站在庭院內吹著初春的暖風,他撫摸著姜瑤的長髮道:“但是現在不能走,等進了三月,春暖花開了,你身子好些,我們在啟程前去。”
姜瑤不知為何心裡還有些隱隱的落空,一想到走不成,明天還得忍著孕吐上朝,就是滿腦子的官司,姜瑤央求半天,段景延還是不可動容,姜瑤也只好作罷。
段景延看著失落的進了殿內的姜瑤,不由得嘴角一笑,這哪裡是單單為了陪他回大周啊,分明是為了躲避朝政,很是雙贏啊。
開國之後上朝的姜瑤,坐在龍椅上聽著下面的百官諫言,手裡攥著絹帕捂著口鼻,強忍著壓制著吐意,一旁的婉兮抱著痰盂跪在姜瑤的身下。
“啟奏帝上,近日邊境之地多髮匪盜之亂,邊境的百姓苦不堪言。琉球東瀛一帶爆發蝗災,作亂者多為琉球之地的難民百姓,有遷徙的跡象,正向著富饒的樂安城襲來。”
姜瑤猛吐了兩口,拿著清水漱了下口,然後擦了擦嘴角,渾身少了很多精神的姜瑤,看著臺下的百官,問著:“百官有何高見啊?”
“臣認為,東瀛琉球一帯百姓多出匪盜,奸惡之人,若他們入了我們南安國,南安國民風淳良,定會被他們霍亂,所以臣請奏陛下應當關閉邊境城門。”
“臣也附議,蝗蟲之災亦會遷徙,若進了南安國,想必也會夥計南安國國土,到時候再加上難民,南安國即使在富饒,也不能被如此拖累。”
“臣附議。”
……
想不到閉關鎖國竟然能夠得這麼多大臣贊同,姜瑤再清楚不過這種鴕鳥似的方式無異於自殺,將南安國百年的興旺慢慢耗盡。
姜瑤眉頭一皺,看著仍有少數未站出來的官員,問道:“還有沒有哪位大人有高見?”
此時,一位五品的官員,從隊伍最末尾走了出來,一個拱手向著姜瑤道:“臣不以為然!臣認為當下應該安撫邊境受災民眾,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天下本福禍一家。
邊境附近的農田也要做好抗蝗災的準備,只要有效治理,便能躲過這次災難。”
氣勢如洪滔滔不絕的言辭,比那些敷衍做事不做為的官員們強上許多,朝中立馬站出來辯駁於他,但很多事情沒有經歷便不知結果。
場中一瞬間分為兩派,一派閉關鎖國,一派積極應對,爭得是面紅耳赤。
姜瑤一揮手,看著那五品官員問著:“你叫什麼?”
他立馬跪了下去,回著:“微臣姓朱,名蒼臣,字子遠。”
姜瑤一陣扶額,沒想到隨口一問就說的這樣詳細,揮手道:“這件事就交給你負責了,務必控制好邊境的動.亂,與東瀛和琉球之地做好抗災工作。”
“是!”
朱蒼臣一個彎身領旨,姜瑤仔細的端瞧著此人的面目,很是俊俏,看樣子也是新晉的官員,便一個外頭問著婉兮:“此人是何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