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所在的時代裡,已經很少有這樣的孩子了。
而每每有這樣的遭遇的孩子出現,他所在的單位,他的那些可愛又質樸的同類們便就立刻攜帶著大量的物資和關懷衝了上去,足以讓那孩子擺脫陰霾。
而鞠子洲這邊……他幾乎可以確定,這樣境遇的孩子不會少。
而他自己,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像後來的那些同類們一樣,溫暖小孩子的心的。
好一會兒,鞠子洲搓了搓爭流的額頭:“有好好讀書嗎?”
“有。”爭流仰著頭看著鞠子洲。
“最近吃得好嗎?”鞠子洲又問。
唯獨這一刻,他口訥齒拙。
“好。”爭流比他還要惜字如金。
“那就好。”鞠子洲實在沒辦法繼續說什麼,於是他鬆開了手,衝著秦喜和秦樂打了個招呼,便就去找引導丈夫們修水渠的秦吏和相關負責人。
拿了物資消耗單和名冊等記錄,鞠子洲慢慢翻看。
中間,他趁著吃飯的時間,去與一些參與勞動的丈夫交流。
這些丈夫開始修渠之後,一天三頓飯,兩幹一稀,每天能夠見到肉食,頓頓連粥都是能夠感受得到鹹味的,此時以他們的超低心理預期,能夠得到如今的待遇,就已經很滿足,甚至晚上睡前還要唱會兒歌了。
需求……還沒有發展。
人的需求,也是發展的。
餓死之前,人所需求的,是不餓死,也就是最基礎的,生存。
生存下來之後,所需求的,便是吃飽、穿暖。
進而是吃好、穿好……
需求的演進,是隨著時代的歷史程序、和個人奮鬥與眼界的進步的。
雖然相關的理論並不多麼嚴謹,但作為起碼的參照,這個理論使鞠子洲認識到了一件事情。
……
淨大口大口地吃著炙烤出來的肉食。
他旁邊,是兩名被綁得結結實實的賊人。
淨吃著兩名賊人狩獵獲得的兔肉,吃完之後,他一面用細細的骨頭剔牙,一面問道:“你們兩人,四肢健全,既然有劫道的勇力,那為何不去縣城裡偷盜一些東西,或者去向貴人搶劫呢?”
兩名賊人就沒有見過這樣大膽的人物。
他們也知道,自己這次是碰到了惹不起的人,求生欲驅使著他們忙不迭將自己的想法交代了出來。
他們是懼怕貴人的。
無論是傳聞當中那坐鎮在咸陽城裡的秦王,還是盤踞在小縣城裡的有爵貴人,他們都怕。
因為傳說當中,那些貴人往往有著不同凡響的祖宗,他們的祖宗庇佑著他們。
他們天生享有了別人賣一輩子命都無法獲得的東西……
淨一面剔牙,一面納悶:“你們為何會這樣想呢?”
他很是不解。
……
王翦帶著訓練的兵士們回來了。
這是五月初,王翦瘦了很多,面板也變黑了不少。
此次狩獵,清理道路,他和他計程車兵們獲益匪淺。
華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