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零二章:四年超過法蘭西,八年追趕英吉利(求月票!)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公路和鐵路的里程十分重要,不僅能促進經濟之間的交流,還能提高對於各地區的掌控。

因為之前就已經定下了鐵路和公路的建設計劃,因此在這份四年計劃中並沒有提到,但原有的鐵路和公路建設計劃還是要大力進行的。

除了這些之外,在國家下一步發展中,大型水庫和水電站的建設也十分重要,甚至絲毫不弱於工業的發展。

澳大拉西亞的環境有些特殊,並不缺少能源,但十分缺少水資源。

特別是掌控了波斯灣地區的石油之後,澳大拉西亞的燃油和石油產品售價已經大幅度降低,人們也可以放心的揮霍汽油和柴油,反正現在也沒有什麼環境保護法來限制燃油車。

但澳大拉西亞的水資源始終是個問題,並且伴隨著人口的增長會逐漸顯現。

為了將來人口暴增之後的用水需求,進一步修建更多的蓄水水庫,並且根據這些水庫修建一定的水電站是很有必要的。

一來,新的水電站能夠產生更多的比較清潔的能源,對於環境的保護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二者,新的蓄水水庫也能保障澳大拉西亞的用水需求。在從新幾內亞的北水南調工程沒有開始和完工之前,澳大拉西亞的用水需求就靠這些水庫了。

甚至四年計劃中比較重要的重工業的建設,民用工業的建設和各種各樣的道路建設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資源,農牧業的灌溉以及民用水資源也十分重要,沒有足夠的水資源儲備是不行的。

特別是為那些大型城市準備的蓄水水庫,一定要修建,並且要修建的更加牢固和耐用。

縱觀全世界,澳大拉西亞的發展潛力絕對名列前茅。雖然法國人奪回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但法國本土地區,特別是東北部的十多個省份一開戰就被德國人佔領,在長達數年的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破壞。

這些被佔領的區域大多都是比較重要的礦產區,鋼鐵和紡織中心,所擁有的規模在整個法國工業中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這地區被破壞之後,雖然法國人從德國拿回了許多工廠裝置,但法國在1918年的工業產量不足戰前也就是1914年的七成,特別是鋼鐵產量遭到了大量的破壞,鋼產量從913年的巔峰469萬噸降低到了1918年的180萬噸,這一數字只是目前澳大拉西亞年鋼產量的一半,足以見得戰爭對於法國工業的破壞有多麼嚴重。

如果不是法國人其他工業的體量還在,就鋼鐵行業法國所遭受的巨大損失來看,法國的工業甚至已經不如澳大拉西亞。

如果說澳大拉西亞接下來是一段漫長的發展期,那麼法國人需要的就是一段漫長的恢復期了。

和法國人不一樣的是,英國人的工業幾乎沒有遭受太大的影響,甚至在戰爭中的增長還是不小的。

1914年英國人的鋼產量為796萬噸,而1918年已經增長到了969萬噸,增長還是十分迅速的。

特別是打敗了德國人之後,英國人的工業已經重新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人在1918年創造的年鋼產量3700萬噸的記錄。

當然,美國人的鋼產量看似龐大,但實際上美國人在工業方面的問題也相當嚴重。

從戰爭爆發到現在,美國人在鋼鐵產量方面的增長並不太多。特別是1916年到1918年這三年,美國的年鋼產量一直維持在3500萬噸左右,沒有太大的增長。

特別是遭受了流感的影響之後,美國能否在今年繼續保持3500萬噸的年鋼產量,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從這份資料上也能看出,幾個戰勝國的狀況也不太好過。法國人在戰爭中遭受了大量的損失,他們在未來十年內的目標只是趕超法國在戰前的經濟和工業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似乎在1929年,法國的經濟才超越了1913年的法國,甚至還引起了當時法國人彈冠相慶。

但這也代表著,1913年到1929年這16年的時間內,法國人在經濟方面沒有任何進步,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可怕的。

16年時間的止步不前,這也註定法國這個殖民帝國必定崩潰。除非法國人能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經濟快速增長,但很明顯,接下來時間不久,就是法國人不願意看到的另一場戰爭。

妨礙法國經濟和工業恢復的,其實還是法國的那些資本家。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德國了。作為曾經的工業大國,德國人的工業製成品一直以品質優良,價格實惠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