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葡萄牙殖民統治的巴西,選擇了和葡萄牙完全相反的道路,那就是和德國人合作。
更出名的還有南美洲之間的小海軍軍備競賽,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之間的衝突和競爭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絲毫不比目前的歐洲戰爭時間短。
目前這些島嶼上的人口並不多,管理起來也不太麻煩。
英國所襲擊的向德國運輸物資的商船中,其中有接近一半都是來自巴西的,足以見得巴西目前和德國的關係。
一個國家只要在一個領域佔據世界人才的三分之一以上,在這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絕對是世界領先的。
這種事情就連曾經一戰時期的德意志帝國都沒有做到,澳大拉西亞又怎麼能做到呢?
理論上來說,如果單獨為這些新吞併的土地設立行政區的話,似乎沒有必要。
畢竟整合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的工業,以及奧地利和波蘭的軍事科技,德國目前的軍事類科技人才絕對是世界前列。
澳大拉西亞政府還和英國人提到了關於南美洲的勢力範圍劃分。
不過和巴西不同的是,不管是智利還是阿根廷,亦或者是南美洲的其他國家,他們大部分所選擇的都是英法澳為首的同盟國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和歷史上的莫斯科保衛戰不同,這個世界的莫斯科保衛戰發生在北半球的夏天,莫斯科周邊並沒有那麼寒冷。
目前阿瑟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大量消耗俄國的人力。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巴西的鐵礦儲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氣主要分佈在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佈在哥倫比亞和巴西;鋁土礦主要分佈在蘇利南;銅礦的金屬儲量在1億噸以上,居各洲首位。
因為世界範圍內基本很難出現兩個國家各自掌控一個行業人才的三分之一。畢竟其他國家也不是傻子,人才的重要性,任何時代的國家都是明白的。
相較於英法這樣的殖民帝國來說,俄國這樣的國家更加可怕。
相應的,德國的影響力就很難跨越大西洋來到南美洲。
再加上阿根廷的黑土地,讓南美洲在阿瑟眼中看來就是完美的礦產資源進口地。
這就代表著英法具備著天然的軟肋,他們對澳大拉西亞的威脅沒有俄國那麼大。
畢竟南美洲在歷史上就是美國的後花園,現在美國已經沒了,讓南美洲成為澳大拉西亞的後花園也是理所應當。
自從二戰爆發之後,阿根廷透過和英法合作的方式,在二戰中賺取了大量的收入,並且成功扭轉了自大蕭條以來的農產品滯銷危機。
一邊期待著德國的應對方法,阿瑟一邊將目光看向了目前仍然保持著中立的南美洲。
南美洲的土地高達1780萬平方千米,資源自然是豐富無比。
當然,阿瑟的野心沒有那麼大,不可能強行控制南美洲國家的崛起。
這其實也很正常。雖然德國在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實力仍然很強大,但德國的海軍卻很弱小。
對於這樣的仍然保持著和德國關係的國家,在英國和澳大拉西亞看來,那就是妥妥的潛在敵人了。
但目前澳大拉西亞在核物理領域的人才儲備仍然佔據世界人才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才是澳大拉西亞核武器能夠在現在就投入使用的真正原因。
如何處理巴西這個二五仔呢?最好的辦法是讓巴西忙起來,讓他根本沒有時間去處理和德國的貿易。
雖然兩個國家都是比較狹長的土地,但阿根廷的國土寬度遠遠超過智利。
對於德國可能的加強對其他國家的進攻,阿瑟是樂於見到的。
在阿瑟的佈局中,新佔領的海峽殖民地也是要完成本土化的,將成為澳大拉西亞新的一個州。
只有讓所有的殖民地完成了本土化,未來殖民帝國崩潰的時候,才不會波及到澳大拉西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