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零五章:遠距離艦載導彈

要是讓艦載導彈去攻擊天上的飛機,那可真就如同大炮打蚊子一樣。

很快,艦載導彈的測試就已經開始。

最先測試的是中型導彈,一共20枚,最終有13枚命中了測試車十米範圍之內。

當然,測試車的行進速度也模仿了軍艦的速度,和之前其他導彈測試的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畢竟目前最快的軍艦的速度也遠遠比不上飛機,軍艦可是大傢伙,更何況還是在有很大阻力的海面上行駛。

能夠達到65%的命中率,這對於中型導彈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如果是在真實的海戰中,自然命中率會有一定的下降,但也差不多能用兩三枚中型導彈擊沉敵人的一艘主力軍艦,這可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畢竟隨便一艘主力軍艦的造價都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澳元,而導彈的造價最多也不超過十萬澳元,這可是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差距。

對澳大拉西亞來說,別說是2到3枚導彈換敵人的一艘主力軍艦了。哪怕是10枚導彈換敵人的一艘主力軍艦,也絕對是敵人更虧。

大型導彈的測試,資料依舊相當不錯。因為是攻擊地面靜止目標的原因,命中率實際上比中型導彈所攻擊的動態目標還要高。

十枚大型導彈一共有七枚導彈命中,剩下的三枚導彈距離目標範圍也並不遠。

如果是搭載常規彈頭的話,這三枚沒有命中目標的導彈基本不會發揮作用。

但如果搭載的是核彈頭,誤差只有兩三百米的情況下,命不命中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

反正核爆發生之後,周圍幾公里之內絕對是一片煉獄,有沒有被導彈砸中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之間具體的區別,或許只能等到將來真正體會到導彈和核彈頭爆炸的人才能感覺到了。

最有希望的應該就是島國人了,許以後還能採訪採訪他們被核彈打擊的感受,前提是他們沒有處在爆炸最中心範圍內,並且扛過了殘忍的核輻射的折磨。

在觀看了整場測試之後,導彈命中率的資料已經沒有那麼吸引人了。

因為相較於命中率資料來說,明顯巡航導彈在其他資料方面的提升,才是它成為新一代主力導彈的原因。

根據之前的資料,上一代鴿式導彈的最大飛行距離為32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為19.7千米,最大飛行速度為480千米每小時。

這樣的資料還是比較誇張的,雖然飛行距離比較短,但作為武器來說已經是打擊距離最遠的了。

在最大飛行高度和飛行速度方面,甚至超過了澳大拉西亞的飛機,也是鴿式導彈能夠輕易擊毀敵人飛機的原因。

畢竟只有導彈比飛機飛的快,導彈才能有效的擊中敵人的飛機。要是比飛機飛的慢的話,恐怕敵人的飛機可以輕易的反應過來。

而新一代的巡航導彈,所展現出來的資料就更加誇張了。

路基版本的巡航導彈最大飛行距離為38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21.6千米,最大飛行速度525千米每小時。

而艦載版本的巡航導彈最大飛行距離和赫爾曼所預測的560公里差不多,實際能夠達到575公里左右。

最大飛行高度同樣能夠達到22.5千米,這已經超過了目前飛機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度的極限。

在飛行速度方面,雖然採用了更加先進的噴氣式發動機,但因為整體的體積和重量都變得更大的緣故,速度的提升並不明顯,只是勉強的達到了515千米每小時左右。

不過考慮到艦載版本不需要對付飛機,主要打擊目標是敵人的軍艦和地面設施,這樣的速度也已經完全足夠了。

目前軍艦的航行速度不足艦載導彈的十分之一,地面設施和目標更是完全動都動不了,這樣的速度完全能夠應對所有的目標。

而在最小體積的空對空導彈上,因為體積和重量更小的原因,導彈的速度已經接近600千米每小時,這才是真正能夠應對世界各國飛機的武器。

甚至哪怕是澳大拉西亞最先進的飛機,最大飛行速度也只有600多千米每小時。

而根據目前的情報,世界各國的飛機最大速度仍舊保持在300到400千米每小時左右,最快的也只是保持在450千米每小時這個水平,距離澳大拉西亞最先進的飛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差距,實際上還是飛機的動力系統,就是澳大拉西亞目前非常重要的噴氣式發動機。

無論是導彈還是火箭,亦或者是飛機,目前都在大量運用噴氣式發動機。這種最新型別的發動機不僅能夠提供極其強大的動力,同樣也比之前的發動機型別更加穩定。

在其他國家沒有研發出噴氣式發動機之前,澳大拉西亞在飛機領域就是無敵的,可以自豪的說已經大幅度領先其他國家。

7000字二合一章節,求月票,求支援!

日萬第5/10天,今日已更10000/10000字,求月票,求支援!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