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紀元自上古始,到不久之後終,號稱末劫,可以說是最精采的一個紀元。
萬古的佈局,所有彼岸者的後手都將在這紀元碰撞,只為爭這唯一道果。
競爭比道尊超脫之時激烈多了。
畢竟道尊超脫的難點主要在於探索前路,對手當然有,不過不會如末劫一樣,每個彼岸都是敵人6
而在這一紀元之前,便是人們常說的太古洪荒了。
這是由多個紀元組成的稱呼。
昊天,東皇太一與伏皇三位被稱作太古三皇的存在爭天帝位,便是其中的一個紀元,也是末劫的上一紀元。
這一紀元最主要的大事件便是三人爭天帝位,直接導致了伏皇隕落,被阿彌陀佛控制。
東皇太一身死,部分血肉與真靈融合舊紀元的一位彼岸遺蛻化作天道怪物,以及其餘血肉分裂四方。
吳天坐上天帝之位,威勢無雙,橫壓紀元,敢與三清,佛門二彼岸爭道果。
不過成也天帝,敗也天帝,紀元結束,天帝必亡。
昊天本想以扶桑古樹替死,讓這株神樹承載天帝命運,不過這一煤劃被破壞了。
這也是後來青帝誕生的直接原因,有人干預了昊天的謀劃。
後來吳天以其他方法,捨棄了一切而轉世到遠古雷池,又以雷神之身重現人間,是第一位活過紀元破滅的天帝。
三皇爭天帝位前的幾個紀元,存在感不是特別的高。
因這幾紀元,已有的彼岸正在摸索完善自己的做減求空之路,而誕生的新的彼岸,明顯是攪不出什麼風浪的。
值得一提的是,昊天,伏皇便是於這幾個紀元中證道彼岸的。
幾個紀元能證道,這真不慢。
能證彼岸就算不錯了,那還能挑三揀四。
經過蟄伏與謀劃,太古三皇最終決定爭天帝位。
當然,伏皇知妖皇女媧在這裡不是什麼兄妹關係,甚至兩人根本就沒有關係。
天帝位雖然是個坑,但是能夠成為天帝者,修為都會快速提開,這也絕對是一份極大的誘惑。
和這一紀元的天帝不同的是,昊天坐上天帝位到橫壓紀元,差不多用了大半個紀元的時間才做到。
對於天帝昊天來說,雖然這也很快了,但也在其他彼岸者的接受範圍之內。
所以沒人會懷疑昊天是不是有建木果實之類的東西。
而這一紀元的天帝,從封神之後證道,到西遊結束擊殺魔主,才過了多久,明顯不正常,再加上雷神這個二五仔,所以才被弄了。
昊天成長再到成為天帝的這幾個紀元,大概就是狹義上的太古洪荒了。
而太古洪荒之前的一個紀元,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點。
那是中央天帝黃老君治世的一個紀元。
黃老君,道尊做減求空的產物,其在這一紀元,便是天地主宰。
而這一紀元還有特殊意義。
當彼岸者回溯到黃老君治世的這一紀元,那也就代表著祂離古老者只有一步之遙了。
只要能突破這一紀元,進入開天闢地的鴻蒙時代,那祂就可以被稱之為古老者。
當然,這是對鴻蒙時代之後的彼岸來說。
如果是在鴻蒙時代時,可沒有古老者的說法,但依然有道果雛形。
說到底,你能回溯到鴻蒙時代是因為修成了道果雛形從而修為大增,能回溯到這一刻。
不是因為你回溯到了這一刻,才修成了道果雛形。
鴻蒙時代的彼岸者自然也是能修成道果雛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