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細無聲,那肯定就是不容易被發現,不容易反應過來的。
加之這是自己內心的變化,而不是一些客觀存在的事物。
人本就是複雜的,自己心中的細微變化,要遠比外界事物的變化難以發覺。
這屬於是一種認知障。
若是沒有意外,那孟川與狠人之間或許還將保持這種情況漫長歲月。
一直到達成類似於“水滿自溢”的狀態,如此才會幡然醒悟,道一聲原來如此。
但意外降臨,卻加快了這一程序。
孟川合道,這是至關重要的轉折,是真的關乎他生死之事,且死的機率還極大。
就算不提生死,那孟川也註定將離開漫長的時間,不知歸期,看不見回來的一天。
這一道轉折,便打斷了潤物細無聲這一狀態,直接產生了激烈的變化。
面對不知需要等待多久的漫長時間,面對最終到底能不能成功的不確定結果。
一切都變了。
可以這麼說,孟川從決定合道開始,他就沒有了無窮的壽元,不再是長生種。
呃,不對,應該是不再是永生種。
孟川進入了“死亡”倒計時,每過一天,都離“死亡”更近一步了。
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什麼習慣都要被打破。
一些以往沒有關注到的東西,也浮出了水面。
永生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是和“將死之人”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前者可以隨意的浪費時光,漫長時光流逝而影響他們,這也導致了他們對時光中發生的事情有一種遲鈍。
後者的話,則是隻爭朝夕,每一天都要利用好,每一件事都要斟酌。
孟川就是這個“將死之人”。
不止是孟川自己,就是其他人面對孟川這個“將死之人”的態度與想法,自然也是會和以前不同的。
他就要“死了”。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其他人心境發生變化。
那些深埋心底的東西,就會被心境變化間,被翻到最表面。
加之在孟川和其他人一一告別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說過這些事情。
就讓孟川心中的真相,更加能被看清了。
狠人那邊也是如此,其也醒悟了過來。
這便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很多時候,別人能看懂你,但你卻不懂你自己。
……
接下來,孟川在與狠人交談時,愈發靈動了,能夠說出的話,也越來越多,不再有以前那樣的限制感與距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