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去問馮保的意思,不是想問馮保自己的意見如何,而是想要知道慈聖太后李氏的態度。
內閣和兵部提議的人選是李如松,萬曆皇帝屬意的是歷雲來,各有各的道理,關鍵就要看慈聖太后李氏了,馮保說內閣那邊有道理,自然一切明白。
萬曆皇帝吐了一口氣,緩聲說道:
“既然如此,內閣票擬報上來批紅吧!”
少不得下面眾人站起來頌聖一句“陛下聖明”,看了看萬曆皇帝的神色,張居正沉聲說道:
“歷雲來辦差穩妥,練兵勤勉,這兩年又有功勳,將來也是會大用的,臣請陛下下旨褒獎,也是對其嘉勉。”
這意思是說這次雖然不會給歷雲來位置,但今後卻有他的機會,這個承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萬曆皇帝的安撫。
張誠目光閃爍了下,一直沉默的申時行抬頭看了幾眼,以往內閣首輔張居正即便是和萬曆皇帝意見相左,也很少表現出這樣的姿態,或許因為萬曆皇帝年紀漸長,不是從前那個任人揉搓的少年了。
聽到張居正這個話,剛才繃住的臉緩和了些,點頭說道:
“就依張先生說的辦吧!!”
************散了朝議,萬曆皇帝離開文淵閣並沒有上轎,反倒揹著手走了幾步,張誠弓身跟在身後,沉默了會,萬曆皇帝吐了口氣,悶聲說道:
“還要等啊,還不知道要等多久啊!”
張誠沒有敢接這句話,只是回頭揮揮手,把跟在身後的宦官趕遠,這才上前笑著說道:
“萬歲爺,王通山東之行的奏疏可看了,這一行倒是跟評話似的,有趣的很。”
“的確是有趣,朕偷看那水滸傳,總以為這些綠林人物是什麼了不起的能人,沒想到在官軍面前,卻是又如豬狗,不值一提。”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的語氣也輕快了不少,張誠自然知道萬曆皇帝的心情變好,走進兩步說道:
“萬歲爺,奴婢將萬歲爺隨身的侍衛調了下,都是根底清楚,家業在京師的人,這樣用起來也放心,不過今後還要萬歲爺您忍著些,隨身伺候,總會礙眼的。”
萬曆皇帝點點頭,悶聲說道:
“有些事情你和王通想的也太多,朕去鄭淑嬪那邊的時候,侍衛也要跟著,這大內禁地,哪有那麼多不安生處。”
張誠賠笑著說道:
“萬歲爺萬金之體,小心總歸無錯,奴婢也要提醒這些跟班的侍衛長點眼色,不要愣愣的辦差,不過府軍前衛調動是要萬歲爺這邊下旨,到時候奴婢擬了旨意,請萬歲爺準了。”
萬曆皇帝點點頭,府軍前衛就是所謂的帶刀大內侍衛,負責宮內貴人的貼身護衛,責任重大,調動指派的手續都要經過太后和皇帝的核準方才生效,所以張誠才有此一說。
“明明天下太平,你和王通這麼緊張作甚…”
萬曆皇帝停下等著轎子上來,曬然說道,張誠只是笑著躬身,卻不爭執解釋什麼。
************“邊鎮和朝廷未必一心,這樁事咱家在宮中也偶爾聽前輩們講過,有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有歪心思也是難免。”
蔡楠沉聲說道,王通皺著眉頭沉思,餘家的事情,他能說的也就是蔡楠一人,可蔡楠這邊能出的主意也不多。
譚兵、譚劍是各衙門派來的密探,這次用投名狀的法子讓二人歸了心,但終究不是商量事的人,其他人各有根腳身份,雖然都是用心辦差,有的人也出不了什麼主意,有的人則未必會嚴守秘密。
思來想去,也只有這蔡楠能說,蔡楠等於是和自己一起落魄在天津衛,榮辱與共的,王通這邊有什麼事,他都脫不了干係,換句話說,王通發達,蔡楠的地位自然會跟著水漲船高,反之亦然,這樣的人才能放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