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需要實踐來驗證,就比如催熟靈藥,如果提供的養分不足,催熟等是於“催死”,這是陳季平在失敗過多次後才得出的結論。
消化所得的同時,他還關注最近局勢的變化。
陳季平最擔心的報復,也沒有到來,原因很簡單,天庭大軍受到北方天域勝利的鼓舞,很難得的主動發起了幾次攻勢,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如此以來,諸如白邪和屍魔等混沌魔神,就不敢輕舉妄動。
勝利能鼓舞士氣,現在駐紮山海界的天兵,對他崇拜的五體投地,因此,他的練兵計劃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怎樣練兵最有效?
自然是實戰!
所以,他帶兵去了域外。
與北方天域對陣的魔神大軍,正是群龍無首的時候,又兼士氣低落,在猝不及防的情況,直接被打懵了,導致大潰敗。
陳季平知道機會難得,於是直接乘勝追擊,這一戰持續了近兩個月,斬殺魔神兩萬餘,可是,在返回中途,被一個身材極為高大、魔氣森然的老者攔住。
沒錯,就一個!
但是,只這一位,就差點讓上萬天兵灰飛湮滅!
來者赫然是鼎鼎大名的混沌屍魔,陳季平動用了時光回溯,才免於全軍覆滅之危,然後一人獨抗屍魔。
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算有業火紅蓮和滅世魔蓮守護,又有讓對手忌憚的軒轅劍和斬仙飛刀,雙方的修為差距也無法彌補。
最後還是憑藉法相和魔蝠化身、天魔化身,才保住一命,饒是如此,也弄了個重傷的下場,不敢再隨便出來浪了!
不管如何,這一戰幾乎奠定了北方天域抗魔的勝利,短時間內,魔神已經無法再組織起力量對北天域發動反擊。
閒暇下來,他一邊養傷,一邊繼續鞏固合道境的修為。
而就在他蟄伏之時,人界的形勢急轉直下。
先出現問題的還是修行界,唐武宗時期,道門與佛門展開了一場辯論,不知為何,最後演變成了武鬥。
李鐵柺和鑑真出面調解,結果這二位先後遇襲,都身受重傷,鑑真回到出雲國就圓寂了,李鐵柺也好不了多少,修為跌落一個境界,至少要閉關百年,修為方可恢復,可見傷勢之重!
這很明顯是有人使壞,故意挑撥佛、道兩家的正面對抗,偏偏沒人能調停和壓制,最後結怨越來越深,讓修行界颳起了腥風血雨。
修行界的混亂,對於大唐王朝的影響並不大,但是工坊主與受僱者,以及北方畜牧農戶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而李三郎主政時期制定的土地政策崩壞,國有土地成了官僚階級牟利的工具,靠給國家打工的僱農成了最貧苦的人。
被剝削的厲害了,吃不上飯了,造反很正常。
但是這一部分人畢竟是少數,按理說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但是不知出了什麼狀況,長安城隍突然出手,殺死了接任武宗的太子。
事後證明,太子實際是被天魔控制了,不殺將貽害無窮,只是大唐的繼承人死了,沒有別的人選,只能從宗室裡選人,如此又造成了大唐皇室的內部紛爭!
當一個叫王仙芝人,帶領義軍橫掃了大唐半壁江山,王朝的根基開始動搖了;
而當另一名叫黃巢的工坊主,試圖推翻阻止工商業蓬勃發展的政權,並得到了商賈豪紳的響應時,唐王朝已經搖搖欲墜。
隨後,北方契丹崛起,成了壓垮大唐的最後一根稻草!
陳季平能獲得這些訊息,並不是他有什麼特殊的情報來源,而是有人來特意告訴他的。
“太白金星,你專程來告訴我這些,不會是有什麼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