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這些期刊編輯是絕對想不到,華夏國內也有許多人正在苦惱這種刷論文的行為。甚至不停的更新各種稽核規則,只為了遏制這種風氣。
同樣,國外這些審稿人們也根本無法理解國內這些材料人那種時不待我的緊迫感。
還不抓緊多刷幾篇論文,以後搞材料的論文都能用機器刷了,誰還能往外發的出去?
所以國外許多人還在糾結於這種逆天的應用是否真實存在。
這其實也可以理解,人類本就是這樣的。
科學每次向前的大躍進,在當時的人看來,都跟魔法沒有任何區別。
電燈出現之前,沒有火竟然也能亮?
沒有親看到第一艘飛機上天,鋼鐵怎麼可能飛起來?
深藍戰勝世界象棋大賽冠軍之前,電腦還會下象棋?別開玩笑了!
蘋果4風靡全球之後,大家才發現原來手機還能這樣玩的。
顯然,這次從喬澤辦公室裡誕生的材料學模型帶給大家的疑惑其實也是一樣的。
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有如此逆天的材料學模型?這很不科學!
但如果不接受這個不科學的傳言,又根本無法解釋華夏這一篇篇如雨後春筍般投來的論文。
據說這還是所有論文是釋出了緊急行政令,材料類論文對外發布需要先經過一個神秘內部委員會的稽核。
如果沒有在華夏國內就先過濾了一遍,本來可能還有更多更逆天的論文想要釋出。甚至據說一些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的內容,在內部提交申請的時候就直接被pass掉了。
可想而知世界材料學界的輿情此刻能有多麼炸裂。
相對於華夏國內來說,外面此時環境跟資源的確是差太遠了。
最初國內材料人不相信,但是有辦法的總能有渠道拿到測試碼驗證。哪怕人脈不那麼強,找不到渠道申請測試碼,但都在行業內混,透過各種關係,只要能拉得下臉,去人家實驗室裡見識個稀奇,總是可以的。
但對於這些國外的材料人來說,他們暫時壓根沒有更直接的渠道去了解這個模型是不是真實的。
唯一的證據就是華夏這段時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高質量論文。
更可氣的是,最近的這幾天華夏同行投稿的論文突然又開始變少了,據說是某個權力極大的委員會直接叫停這種刷論文的行為,收緊了對外投稿限制。
也就是說連間接瞭解的渠道都被收緊了。也有想透過非常規方法瞭解的,但時間緊任務重,並不是什麼人都有這個能力。
也有在華夏有熟識的專家們,開始找華夏的同行開始打聽情況。有人很坦誠的告知事實就如同傳言那樣,也有人忌諱莫深,不願深談,只是隨口打著哈哈。
訊息真真假假的,加上到現在也沒有人站出來承認開發出了這款跨世紀的模型,這就讓真相愈發變得撲朔迷離。
讓人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毫不誇張的說,華夏溢位的這些資訊,讓整個世界材料學界在這個四月初都處於混亂之中,甚至是無所適從。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如果選擇相信這種堪稱跨世紀的模型,意味著整個行業的邏輯開始發生根本性變革。自己為之奮鬥了半輩子的事業,將成為歷史。
如果選擇蒙上耳朵,閉上眼睛,那就得接受華夏同行的能力跟效率可能比他們強上數十倍。
除非不在行業內,否則總不能兩者都不選吧?
終於,一個訊息似乎側面印證了這款超時代的模型的確是誕生了。
華夏算力突然告急,甚至國家層面出臺檔案開始大力鼓勵支援發展超算行業發展。
按照去年釋出的《世界算力指數評估報告》華夏的算力已經已經在全球排第二,整體伺服器市場規模上漲了7.2%,佔全球市場比重28%,就這都算力告急,大概可以判斷出突然新增的旺盛需求是從哪冒出來的。
等了許久之後,最關鍵的證據也終於在萬眾期待之下公佈了。
西林工業大學數學院直接在官網上掛出了一條重磅訊息。
“熱烈慶祝我院戰略合作單位西林數學研究所再創佳績,喬澤教授主持設計的材料學理論模型廣受好評。”
顯然,老徐這次是真不怕事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