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棄一次國家級的物理學術會議,就可能獲得一個拿獲得諾貝爾獎的機會,對於當代學者而言,大概沒人會做出跟愛德華·威騰不同的選擇。
退一萬步說,哪怕拿不到獎,但能提前獲得領先於時代的資訊,也是值得的。
尤其是愛德華·威騰覺得如果他這次走了,想再擁有一次跟喬澤同處一室的機會怕是很難了。
至於遠端交流……
威騰教授根本不想去賭喬澤的耐心。
十賭十輸的事情,沒那個必要。而且機會不常有的,下次又出現他也不一定能每次都碰上。
哪怕最終證明是喬澤錯了,愛德華·威騰也覺得這是值得的。
事實上世界學界一直想質疑喬澤給出諸多結論的人一直很多,但到目前為止還沒人成功過。所以這樣的聲音也被強壓了下來。甚至還有人已經陷入魔怔,選擇閉關只為從喬澤過往論文中挑出毛病。
但到現在還沒人真正成功。
這還是在喬澤解決的問題,都是當今學界最前沿的問題。
人工智慧大模型、楊米爾斯方程跟質量間隙問題、粒子基礎模型、材料模型、引力子、大統一理論……再到現在的新元素。每一點突破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是顛覆性的。
毫不誇張的說,不說全部,這個世界起碼有一半的學者在心底期待著喬澤能犯一次錯,鬧出個笑話。甚至這種想法並不完全出自於惡意,他們也只是想以此證明喬澤這人,還是個人而已。
畢竟是人就必定會犯錯的。
證明了喬澤也有錯誤,不是為了將他拉下神壇,而是為了證明也許大家的水平相差無幾。
從邏輯上來說,如果全世界都找不到喬澤論證中可能的錯誤,又接受人類都會犯錯的設定,那就只剩一種可能——水平差的太遠,遠到即便喬澤試圖構造的理論中有錯誤,他們也找不出來。
對於許多心高氣傲的人來說,真就是寧可相信並宣揚喬澤是神,是上帝轉世,也不願意接受這個解釋。
總之,不管結果如何,對於愛德華·威騰來說,他覺得都是賺的。
至於美國物理學會舉辦的會議,一年起碼有二十多次。
這週五的會議雖然重要,但跟新元素比起來,吸引力就沒那麼大了。
愛德華·威騰此時都覺得喬澤之前對他的評價很中肯,在學術界太過活躍,未必是好事。
準備各種發言稿,分心太多,不利於沉下心做些基礎學術研究。
所以他決定改改這毛病,從這次開始。
……
“你還要留多久?”喬澤微微皺眉問道。
這個態度讓愛德華·威騰感覺心裡有打鼓。
這像是不太歡迎他繼續在辦公室裡呆下去了。不過他其實也可以理解。
如果有個人一定要賴在他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辦公室裡,還對自己的工作幫助不大的話,他大概也不會太開心。
“嗯,一到兩週吧。”愛德華·威騰試探著說道。
喬澤思考了片刻,說道:“人做好了計劃應該堅持到底。”
“不不不,計劃從來都允許有變化,甚至有變化才是常態。”愛德華·威騰立刻反駁道。
喬澤認真的說道:“再呆一週,更久就要換辦公室了。”
“換辦公室?喬澤,我本以為我們應該能算是朋友了。”愛德華·威騰下意識的說道。
“實際上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我說過只有一個半朋友加一個女友。如果把我們的關係帶入到上次所說的公式計算,得出的結論最多隻能算同事。很多時候還是那種處於競爭狀態下的同事。”
喬澤很認真的解釋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