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章 被試探的底線

“……我無意於影響大家的判斷,正如我之前說的那樣,我並不是專業人士。但我始終認為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就好像一個獎項,頒發給任何人,都不是單一原因決定的。

當然,我只是建議。但我希望你們能重視我的建議。你看,我們這裡有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是由皇家科學院管理並運營的諸多基金會在全球的多樣化投資組會。

股票、固定收益、房地產、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還有各種債券。很聰明的組合,分散且有效。你們可以跟基金會的會計確認一下,這份報告是否全面。

當然,給你們看這些並不是威脅。我只是希望能表達一個態度。我們不能讓一個東方人的聲望凌駕於所有人之上。尤其是在這個東方人展現出一種不友好態度的時候。

還是那句話,我們應該保持警醒,並承擔起盟友的義務。為了承擔這份義務,可能需要犧牲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任何收穫都需要先付出代價。眾位覺得呢?”

……

古樸的中型會議室內,氣氛不算美好。

坐在橢圓形會議桌上的人們看著侃侃而談的魯爾·史密斯,神色極為複雜。

大概在此之前,誰也沒想到這位蘭利的代理局長上任之後第一件事,竟然把火燒到了世界知名的學術界。

桌上那一疊厚重的檔案壓根沒人去碰。

畢竟這是蘭利拿出的報告。

那些無孔不入的暗人們,總有辦法獲取一些普通人不可能知道的東西。

瑞典皇家科學院主持著諾貝爾獎、克拉福德獎、肖克獎及愛明諾夫獎等等……諸多獎項的評選跟頒獎工作。這些獎項的資金來源則依靠各個專項的基金會來籌措。

除此之外,瑞典皇家科學院還有諸多專項基金。

這些基金由由私人捐贈或遺贈資助,每年會撥發給一些科學院看好的專案。

比如近些年被炒得火熱的人工智慧,各種虛擬技術……

研究是需要花錢的,那些現代化的實驗室裝置可是造價不菲。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維持這些獎項的百年聲譽,獎金總得能按時發出去。

如果蘭利真的要對基金會投資的那些專案下手,問題的確會很大。

好訊息是,因為意識形態問題干擾到獎項頒發,不是第一次了。其實大家早已經習慣了這種事情。

壞訊息是,這次的情況有些特殊。

受影響的那位年輕科學家目前取得的成就已經到了不是想忽視就能忽視的程度。

對於一個世界級科學獎項來說,還是要力求保持中立的。如果一個候選人,絕大多數人都覺得他得獎無可辯駁,他在去年對學術界的貢獻太過突出,最終卻沒能拿獎,評委會又沒能給出合理的理由,這無疑對於獎項的公信度是個極大的打擊。

比如即將公佈的克拉福德數學獎,如果頒發給其他人的話,總要有個稍微說得過去的理由。諸如成果還沒得得到學界公認,被指出其成果可能存在瑕疵。

但問題是,去年喬澤解決的楊米爾斯存在性跟質量缺口問題,不止是超算驗證出了結果,而且已經得到了學界的普遍認可。一堆的世界知名學者都已經確定了喬澤這套方法的正確性。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已經把喬代數幾何當成了重點研究專案。

喬澤甚至根據他提出的這套新方法構建了蘊含量子模型,併成功預測了蘊含引力子並在次月就被cern驗證成功。

更別提喬澤前期的一系列成就還被一部分人認為奠定了人工智慧的數學基礎。

所以這還能找出什麼理由來臨時改一個獲獎人?

那麼這次妥協了,十月份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跟化學獎又該給誰?

別人並不知道那些曾經的諾貝爾獎獲獎者跟有資格推薦的機構這段時間推薦的名單,但能坐在這間會議室裡的人卻很清楚直接推薦喬澤的人是最多的。

尤其是曾經那些諾貝爾獎獲獎者發來的推薦信,百分之八十都是喬澤的名字。

這其實也是正常的。

曾經的獲獎者在潛意識裡可以說比組織方更重視這個獎項的公平跟中立性。因為只有這些,才能保證獎項的含金量始終如一,這個獲獎者頭銜才能一直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