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5章 貼臉開大

是的,雖然暫時沒有候選人,但這不妨礙豆豆能以喬澤為藍本來向全世界的學者跟他們的學生們解釋這個貢獻分是怎麼得出來的。也可以理解為豆豆用這種方式來公開它的貢獻度演算法。

甚至還在網上放了一個建議通道。

如果覺得這套演算法設計不合理,可以提出意見。

如果意見被採納還能得到一枚喬澤獎特殊貢獻獎章,跟一萬美元的獎勵。

這方面豆豆展現出了它身為人工智慧虛懷若谷的一面。

當然,豆豆的可恨之處永遠跟它的可愛之處成正比。

比如它可不止是在候選人介面公佈了喬澤的學術貢獻分,更是已經開始像只勤勞的小蜜蜂那樣為了豐富候選人名單而努力著。而它開始選擇的第一批人中,有一位數學家很特別。

這位數學家直到現在還跟喬澤的名字一起掛在克拉福德獎的官網介面上。

沒錯,正是卡米爾·杜布瓦。

對於這位法國朱西厄數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來說,2024絕對是很奇幻的一年。

眾所周知,絕大多數科學家尤其是數學家,都是籍籍無名的。

就好像哪怕強如愛德華·威騰這種獲得了菲爾茲獎的理論物理學家,為弦理論奠定了數學基礎,更是提出了m理論這種抽象至極的理論體系,推特上也不過數千粉絲,不足隨便一個十八線小明星粉絲的零頭。

就更別提一般的研究員了。

絕大多數研究員做了一輩子科研,其工作內容除了身邊人,根本沒幾個人知道。

除非是有某種宣傳的需要。

這就像在華夏說到哥德巴赫猜想,大家就會想到陳老,但除了業內人士很少有人知道曾經王老院士在這項工作上也取得了極大成績。比如王老在二十七歲便證明了每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至多兩個質數的乘積再加上至多3個質數的乘積。

這在當時同樣是數論世界領先的科研成果。

顯然摻雜了太多功利思想的豆豆想到找上卡米爾·杜布瓦也是為了宣傳的需要。

科學家不需要宣傳,但一個襁褓之中的世界級科技獎項想要快速成為世界知名的科學類獎項,很需要宣傳。

網紅出身的豆豆顯然很明白如何宣傳並引發大眾的關注度。

得有反轉,得有爭議,得有八卦,得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情節……

所以在喬澤數學獎介面,最先出現的必須是喬澤跟卡米爾·杜布瓦這兩個名字,以及兩人在數學層面上的貢獻分數對比。

最好兩人的分數還能讓各自的支持者產生分歧,產生引發整個學界都參與的轟轟烈烈大討論。不管是黑還是粉,只要參與到討論中來,那都是熱度,都可以被利用。

當然說粉跟黑豆豆從來都是區別對待的。

但前期的熱度必須炒作起來。

既然喬澤自然獎的競品是諾貝爾獎,那自然就得有諾貝爾獎的熱度。

唯一不同的是,這種熱度不能是從普通人開始,否則就成了娛樂性質的獎項。而是要從學界的爭議開始,然後再朝著普通人滲透,就跟歷史上的諾貝爾獎一樣。

只不過諾獎是經過了百年的運營,才有瞭如今每年諾獎頒獎時全民討論的盛況。

但豆豆等不了這麼久。

而且網路時代,也的確不需要等這麼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