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0章 效率很重要

當某件壞事已經發展到無法挽回的時候,那麼能否從這件壞事中獲取收益就成為了選擇項之一,在這方面顯然大美是專業的。甚至比豆豆更為專業。

反正盟友本就是用來吸血的,這是傳統,且有著天然的正義性。畢竟為了維護盟友們的安全,他們是真的花了錢的。眾所周知,美國最發達的就是服務業。

已經做了服務,時不時的收點服務費,這很合理且專業,甚至對於豆豆來說,極有教育意義。

效果自然也是極好的。

也再次證明了群體性意志是真的很容易便能被主流媒體傳播意見的引導,所謂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種思維引導火力全開的時刻,往往變得不堪一擊。

沒辦法,缺少獨立且可信的資訊源,越是獨立思考,結論往往越是可笑。

極少有人能從片面甚至完全錯誤的資訊中思考出正確的結論。

比如這個世界針對資源的爭奪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程度,卻總有人對這一點視而不見。

但當美國也加入到這場盛宴,壓力終於如滾雪球般衝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這邊。

一個組織或者感覺不到什麼。

但每一個組織中的個體卻能感覺到窒息感。

大家都不喜歡美國,且同情科學院,但到了這個時候,卻鮮少有人願意站出來發出公道的吶喊。

就好像曾經一位知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公開的發言:“雖然情感上我是傾向於他們(瑞典科學院)的,但顯然這次他們錯了。我不敢想象,堂堂一個世界級大獎的評審委員會,竟然會如此簡單幹脆的向一個才剛剛上任的蘭利局長低頭。

這是學術界的恥辱,更讓我們對於整個評審過程有了太多懷疑。曾經我們將所有獎項公平的希望寄託於評審委員會的專業跟公平,但這種想法過於烏托邦了。至於如果有人問我遇到這種威脅該怎麼辦?

很簡單,我會曝光出來,既然安德烈爵士都有為了科學院的百年聲譽殉身的勇氣,我不明白當時是何種壓力讓他不敢在公開媒體上告知所有人他所受的威脅。我甚至不知道這種壓力到底來自內部還是外部。總之,這次醜聞本不該發展到這種程度!”

當這個聲音在極短時間內傳遍世界,一切的解釋跟辯駁都顯得蒼白無力。

諸多學生們的情緒也再次被撩撥了起來,甚至開始沸騰。

因為教授說的對啊!

受到這種不公威脅的第一時間難道不應該直接曝光嗎?!

只要曝光了,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力量難道不足以讓那個試圖伸手干預一個世界級大獎的小局長下臺?

事實也證明了,那位局長在事件曝光之後,已經頂不住壓力在辦公室裡選擇了退圈麼?

對於這些新生代的科研力量而言,他們是真心希望這個世界是有學術公平的。

效果也極為明顯,科學院內部所有跟克拉福德獎相關的評審們不管之前在科學院內部是何種職位,都開始陸續辭職。甚至有人主動放棄了院士的頭銜。

而伴隨這一切的,則是關於喬澤自然科學獎評審規則的熱度再一次高漲,壓都壓不住那種。

因為相對於諾貝爾獎的推薦制,以及在評審委員會評出獲獎者之前外界根本不知道任何討論過程跟結果的評審方式,全程公示的獎勵真的太公平了!

每個人只要登陸網站,就能知道所有候選人的貢獻分,每個人都能隨時查閱這些候選人的研究成果跟進度。

所有被納入到候選人介面的那些大科學家甚至根本不敢做任何手腳,因為還有公示期,任何作假或者其他學術不端的行為都要被全世界所有對這個獎項感興趣的人時刻盯著,這才是真正的學術之光!

而不是幾個老傢伙,關著門投票!甚至投票結果還可能被一個菜鳥局長影響!

沒見連美國許多的獎項都已經考慮要在評獎過程中引入人工智慧了麼?

據說open ai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打算設計相關的外掛,讓chatgpt能夠為圖靈獎的公開評選提供技術支援。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未來方向吧。

文藝界更是開始推波助瀾,一則諷刺漫畫迅速在社交媒體流行起來。

漫畫主體部分是諾獎的評審現場,但這個本該是莊嚴肅穆的場合,卻顯得極為滑稽,專家的身材矮小,甚至跳到了桌上,但他們的背後卻有著無數高大的黑影,默默的注視著一切,像是無數無形的手在操縱著最後的結果。

一片狼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