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章 畫大餅都是專業的

德國,波恩大學。

如果說西方世界哪所高校對於喬澤這個名字感情最為複雜,波恩大學絕對排行第一。

主要還是因為喬澤的學術成名之戰就是踩著波恩大學上去的。

當年阿克曼·科內特跟喬澤之間孰是孰非,先不做判斷。但前者敗的很慘是真的。

正是因為藏在論文裡的暗碼,不但讓學校失去了一位大教授,更是讓學校的學術聲譽遭受沉重的打擊。

雖然很多時候,學術聲譽這種東西對於大學跟研究所這樣的研究機構,屬於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必須得承認這些又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學術會議上探討上,偶爾被對方提起那些糟心的往事,往往會讓人感覺憤怒。

就這樣更多的焦慮還是轉移到了師生身上。

比如課題立項更難了,學術道德委員會的要求堪稱變態。學生的畢業論文要求也相應變得更為嚴格,讓人叫苦不迭。

上上下下都是憋著一口氣的。剛出事的時候,許多人甚至還想著有機會一定要找回場子。

但喬澤明顯並沒有給這些人太多機會,因為喬澤是真不熱衷於參加各類學術會議,跟同行進行探討。所以最初的時候哪怕許多人想找喬澤的麻煩,也根本沒有機會。

再之後,想找喬澤麻煩的人越來越少了,直至完全消失。

原因自然還是喬澤在學術界崛起的太快了。

從群智專案,到豆豆的橫空出世,再到連續兩篇重量級論文在《數學年刊》上發表,美國人甚至連續兩次將喬澤的論文選為封面論文。

就在許多人還不以為然的時候,喬澤在釋出會上直接算出了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且當天就被世界各大超算直接驗證。

這個訊息傳到波恩大學的時候,一直在家裡養病的阿克曼·科內特開始遭受持續性的二次傷害。

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願意來探望他的人越來越少了。

那些曾經還幫他說話的人,都已經開始埋怨他怎麼招惹到這種數學天才。

到了現在,在校園裡討論喬澤已經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絕大多數人只會在課題被卡,或者論文因為要求更為嚴格後被打回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那張年輕的臉龐,然後抱怨幾句。但最受傷的依然是阿克曼·科內特。

因為對喬澤最多隻能是抱怨,但罵起這位曾經的大佬教授,可是真的不遺餘力。

就那麼一點點內容,你特麼不引用就硬抄?搞得大家都不好過你開心不?

行動力極強的年輕人甚至專門跑去砸過阿克曼·科內特公寓的玻璃。雖然報警後並沒有抓到人,但這位勇者直接在推特上被封為了波恩的無名英雄。

情況大概就是這樣。

喬澤很遠,但阿克曼·科內特很近。

當然,如果具體到個人,情況又有不同。

比如對於彼得·舒爾茨來說,幾乎就沒有受到這樁醜聞的影響。

只能說天才在哪裡都是有特權的。這位被寄予厚望的天才不會缺課題,有了更多許可權的學術道德委員會也肯定不敢卡他的課題跟論文。畢竟他在24歲時就已經是w3級教授……

而且真要說起來,當年阿克曼·科內特出事的時候,彼得·舒爾茨正在克雷研究所做交流,遠遠的避開了這件爛事。

……

“嗨,彼得,知道嗎?我昨天在酒吧聽到一個笑話,簡直太好笑了。”

來辦公室的路上,彼得·舒爾茨正好碰上一位數學院的同事。

“哦?什麼笑話?”彼得·舒爾茨聳了聳肩,配合著問了句。

不過跟喬澤一樣,其實這位腦子裡依然在思考著洛特·杜根跟他發來的那些東西。

數學的互動性跟交織性,的確很有意思,不得不說喬澤直接把數學玩出了一朵花來。

“哈哈,故事是這樣的。有好幾位數學家一起去喝酒,來到酒吧裡,第一位數學家跟酒保說:嗨,夥計,我們都很能喝,所以給我們來一紮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