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豆豆的加入,這一路上讓人感覺很充實。
商務座一節車廂四個座位,喬澤坐在前面默默地想著事情,呂北、李承澤跟陳藝文則跟豆豆暢聊著未來。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豆豆在那裡喋喋不休的說,三個人則默默地聽。
聽豆豆描述未來智慧城市底層建設完成後的宏偉藍圖,涉及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算是一次全面的解惑。
至於豆豆怎麼吹未來,喬澤是不關心的。
不管未來能有多美好,也只能做到讓多數人滿意。蛋糕不可能憑空產生,任何基礎技術層面的革新,都是有人要付出代價的,作為代價的那一批人當然不會滿意。
再牛的人也不可能讓資源憑空出現,再進行分配。
更別提智慧城市初執行的時候,對於許多人來說,還會有一個磨合期。畢竟人工智慧的底層邏輯是規則,人的本性總是希望當規則束縛別人的時候,能是死的,束縛到自己的時候,最好又能活動一下。
所以喬澤都不用想,也知道到時候肯定會有一堆的亂賬。而且越喜歡鬧的人,越會不滿意規則的束縛,如果再有那些被犧牲者推波助瀾,天知道會在網上鬧出多大聲勢。
現在吹的越好,未來說不定反彈越大,所以未來智慧城市人工智慧介入的深度,最終還得看管理部門的意志有多堅決,以及西林城市居民的整體反響。
對豆豆有信心,不如寄希望於相信這個社會願意遵守正常規則且願意發聲的人能更多一些。以及管理者的態度能更堅定些。
這些東西喬澤可懶得去說,更懶得解釋。
反正機會已經幫豆豆爭取到了,如果未來智慧城市人工智慧不能深度介入整座城市的管理,對他來說也沒什麼損失。對西林更沒什麼損失。
現在的建設本來就是屬於物聯網基礎建設的範疇,哪怕未來不使用大智慧城市平臺,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也能大幅度提升城市的便利程度以及預防各類災害的能力。
總之怎麼算都不會虧就夠了。
喬澤未來是打算久居西林市的,而且還可能會有很多國外友人願意來西林市長期居住,做研究,自然是希望西林市能發展的更好。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數不止是物價,更跟這座城市居民的整體道德素養息息相關。
有人情味的地方住起來肯定更舒心,而事實早已經證明,善良跟人情味這種東西,往往更需要規則跟秩序來維持。單純依靠人的道德水準來維持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一定是守規矩的好人永遠最吃虧。
最終結果必然是好人這個評價往往跟懦弱、傻、天真等負面詞彙劃上等號,最終因為劣幣驅逐良幣而漸漸消失。
這是喬澤經過長期觀察總結出的社會運轉基本規律,別人是否認可,他不關心。但在他有機會跟能力為自己準備長期生活的地方,做點什麼事情的時候,自然想要推行規則的力量,哪怕阻力很大。
但如果連華夏都無法推行的話,這個世界大概沒有任何一片淨土能夠推行了。
就這樣當高鐵執行終點站京城時,一直在討論人工智慧管理體系的三人一機似乎還意猶未盡。
不過能看出豆豆能不能把幹活真的幹好兩說,但在動嘴皮子這件事上真的很強,只用了半天就讓三個本來還對人工智慧來管理城市抱有疑慮的人,變成了未來智慧城市的忠實擁躉。
尤其是陳藝文,似乎恨不得西林的智慧城市基礎建設一天就能完成,那些競標了機器人的廠家也能飛速的把各類自動化程度極高的機器人給生產出來,好讓他早日體驗機器介入城市底層管理的樂趣。
甚至下車的時候,已經動了在西林買套房子定居,甚至以後把一家人都接到西林來久居的想法。
當然暫時也只能是個想法。
陳藝文的家庭情況,大概是最故土難離那類人。
畢竟家裡有兩棟而不是兩套房子,資產處理起來會比較麻煩。更別提那一代人周邊都是親戚,出門都熟人,讓這樣的人貿然到一個新的城市生活,大機率不太可能。
除非豆豆這樣人工智慧的介入真能讓人類壽命提升個十來年,才有這種可能。
不過豆豆真要有這種本事,也不需要搬家了。西林經驗遲早要推廣到全國,而且不會有太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