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任的院長納爾森·安德烈問了一句話後,眼睛卻看盯著螢幕。
是的,新上任的院長也姓安德烈。但並不是安德烈的直系親屬。事實上西方的姓氏並沒有華夏那麼豐富,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所以常常用大小區分。
這位小安德烈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化學領域,比如曾經因為在dna修復機制研究中的貢獻,揭示細胞如何修復損傷dna,並給出防止基因突變跟預防癌症發生的方法,而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
通知函上最末尾的內容的確是讓人有些破防。
“……請在一週內向本函附件中提供的賬號,轉入本該發放給諾獎獲得者的獎金。謝謝。”
不得不說措詞還是很有禮貌的,甚至道了聲謝。
但小安德烈還是覺得這是在挑釁。
“事實上,委員會收到這封郵件也很意外。你知道的,以前沒有過這種情況,委員會也不太清楚這三位尤其是喬澤的思維模式,所以信件轉到了這邊。”
旁邊的秘書很委婉的說道。
這話說的其實很有水平。
表達的意思是,本來這封信本就不該讓他這位院長看到的,這種無理的要求,在委員會那塊本該就被直接拒絕掉,或者壓根不予理會。
之所以會轉到他這位科學院院長的郵箱裡,還不是因為發這封函件的人比較特殊麼?
上一位院長可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雖然事後大家老安德烈已經身患重病,大機率也活不了太久了。但老人的決絕,還是讓許多人驚出了一身冷汗。
總不能在科學院任職,也成了高風險職業吧?
秘書這番話也讓小安德烈立刻控制住了原本憤怒的情緒。
一隻手搭在桌子上,敲打了片刻後,才緩緩開口道:“這麼說的話……也許我們應該回函先向喬澤教授解釋一下歷史上同類事件的通行規則。獎章跟獎金是一體的,放棄了獎章就等於同時放棄了獎金,他也應該能接受?”
“當然,歷史上同樣的情況都是這麼處理的。”秘書聳了聳肩,說道。
“嗯,措辭還是要客氣些。”小安德烈謹慎的說道。
“我明白。”秘書連忙點頭道。
“嗯,你寫好之後還是先發給我,我看過之後親自回覆。”小安德烈想了想,交代了句。
“好的。”
……
擬定回函這種事,自然不會讓院長親自操刀。
主要還是之前牽扯到喬澤的事情,都鬧得很大。整個學界沸沸揚揚的,處理起來的確需要謹慎。
尤其是不能被人當槍。事實上,小安德烈也能肯定,最看不慣喬澤的大概還是美國人。
畢竟在競爭這塊,但凡有這位年輕數學家參與的行業,都被壓制得很慘。尤其是人工智慧領域,1900號鬧出的那則啟用碼笑話,甚至現在還在各大社交媒體上。
2.5億美元的啟用碼,更是成了網路熱梗。畢竟真想不出什麼一次性啟用碼能賣到如此高價。
而且還據說之後這個價格又賣了一次。
如果再加上網傳華夏的光刻工廠,其實就是依靠當時喬澤的論文搞出來的,而並不是之前傳說的那樣,先有了光刻工廠,喬澤才寫了那篇快報性質的論文。
這下加在一起,想來那邊的人把喬澤生吞活剝了的心都有了。
一個人能力太強大了,總是容易會被孤立,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因為身邊的那些人總是被對比,心態變得不平衡。顯然現在美國就屬於心態不太平和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