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
“哦,喬澤來了啊,坐。”
……
李建高的辦公室裡,兩人平排坐在沙發上,面前的茶几上兩杯熱騰騰的綠茶是他剛剛親自泡的。
從京城回來之後,李建高依然有種如在夢中的感覺,並開始經常夢到往事。
尤其是大概三年前跟喬澤相識的那天。
當時他跟喬澤介紹張春雷,介紹江城大學,介紹長江學者……
他甚至還記得那天喬澤問他“那你為什麼不評長江學者,然後去江大當教授,再去當院士?”
好傢伙,現在差不多三年過去了,在喬澤的努力下,他果然成了院士了,張春雷依然只戴著長江學者的帽子。人生的際遇讓人唏噓。
難怪當時幾個人都想著把喬澤搶過去了。
成功了,對於當時那幾家學校來說大概都能達到現在西林工大在華夏的地位吧?
還好沒去江城大學。
雖然江城大學其實挺不錯,但江城到處亂糟糟的,而且比西安大,改造起來可要麻煩很多。要考慮的事情也很多。
不對,如果去了江城大學大概也沒有第二個蘇沐橙了吧?
不但有錢,腦子還有些一根筋,能第一時間跟喬澤的思維模式對上線的女孩子這個世界肯定也不多。
自己這是老了麼?怎麼這麼喜歡瞎想?
李建高苦笑著搖了搖頭,然後溫言說道:“好幾件事湊一起了,所以專門叫你來商量一下。普林斯頓發來了一份合作的請求,說是之前已經跟你溝透過了,對吧?”
“嗯,杜根教授給我打過幾個電話。”喬澤點了點頭。
“我們的算力也比較緊張吧?”
“驗證性計算很多都是重複的,豆豆能夠合併規劃,無非是多一篇少一篇文章而已。到時候合同裡再加一條從我們這裡拿到的資料只能投《數理新發現》或者旗下子刊好了。”
很多時候期刊的影響力同樣代表著相關單位的影響力。
由數理研究院跟西林工大主辦跟華夏科學院合作出版的《數理新發現》在華夏已經屬於絕對的頂刊,在國際上目前距離公認的頂刊大概還有半步之遙。
過稿難度基本上跟其他數學四大頂刊差不多了,但國際版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學者投稿還是少了些。正好借這個機會,繼續擴大一波影響力。
“這感情好。”李建高笑著說道:“行,這要求我來提。那邊負責對接的是杜根教授,他還是《數學年刊》的主編,跟你關係也不錯,怕你不好開口。你乾脆別管這事了。”
喬澤點了點頭,他也不想總是去應付杜根教授,這老頭有夠囉嗦。
而且他覺得也不能讓李建高總是以老好人的形象示人了。應該多搞出點惡行來。
任何時代都是好人難做,人性的本質就是會對好人提出更多的要求。
做了一輩子壞事的人,偶爾做一件好事,就會有一群人誇獎、讚賞,做了一件輩子好事情的人,偶爾做件壞事卻可能萬劫不復。哪怕是學術界一個老好人人設,在喬澤看來是要不得的。
現在還來得及。就好像華夏一樣,多做幾件跟大家平日裡印象不太一致的事情,把老好人的形象扭轉一下,一些人大概就不敢蹭鼻子上臉了。
地球相對於人來說還是太大了,總有些人聽不懂好賴話,只能聽懂拳頭。
放了以前西林這邊還在蓄力階段,但現在拳頭已經硬了,也不需要總做好人了,該得罪人的時候,多得罪點,無所謂。
喬澤這個想法要讓華夏其他諸多名牌高校知道了,肯定不太同意。
畢竟之前還是西林數研所的時候,在他們看來推出的許多措施,就已經表明這對師徒就已經很不當人了。比如強行勾搭走了一批最有潛力的年輕教授,讓許多高校的數學類院系到現在還沒緩過勁兒來,教學質量直線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