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個世界很多時候人們態度的變化就是這麼快,越是沒底限越是如此。
比如歷史劉邦明顯就比項羽要聰明,而且前者的底限更為靈活,所以最後贏了一樣。只懂得在一棵樹上吊死的人,智如諸葛,最終結局也不過是嘔心瀝血後,鬱鬱而終。
《出師表》雖然成就千古名篇,但明顯還是換個更有前途的老大,結局大機率能更好。如果再考慮到地緣方面的情況,最明智的選擇已經擺在了那裡。
二十一世紀了,總不能真的還抱著愚忠那套不放吧?
更別提對於國家而言,根本就不可能有愚忠的概念。無數的思想跟利益交織在一起,哪怕真的有人冥頑不靈,內部也自然會有新的勢力崛起,給出不同的想法給方案。
如果再加上整個西方利益共同體本就亂做一團,就更容易做出選擇了。
華夏有句老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人尚且如此,何況更復雜的大型利益共同體了。
患難方能顯真情,問題是雙方之間真沒啥真情。海洋文明大都經歷過殘酷的大海盜時代,崇尚的本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對於個人英雄主義的崇拜就是最好的證明。
所以掠奪本就是刻印在基因裡的東西。
日子過的好時候,可以縱容聖母心氾濫,自己都吃不飽飯了,哪裡還可能外人的死活。
所以東昇滑跪得如此乾脆,甚至不等華夏跟對面在京城商討出個一二三來,就乾脆利落的改弦易轍,雖然在許多人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畢竟不是所有東昇人都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只是訊息傳到西林之後,著實讓始作俑者再次蚌埠住了。
是的,喬澤著實想不明白集體意志怎麼可能轉向的這麼快。有些事還沒開始著手佈局,就顯得很不合理了。
尤其是根據豆豆得到的一些訊息,知道了他們現在甚至恨不得能向華夏開放所有港口的時候。
對於三觀正常、心底善良的人來說,這其實是挺尷尬的一件事。雖然喬澤以上兩種壞習慣都沒有,但喬澤畢竟是個極為理性的人,很難被感性所影響。
而從最理性的角度考慮利益最大化,以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一切保留原樣比較好。
這也再次證明了古人總結出的一些老話的確挺有道理,比如識時務者為俊傑。
於是喬澤很正式的約了自己的岳父大人談了談這個話題。
甚至不是在電話裡溝通的,而是當面在他的書房裡聊的。
當然,他也只是一個建議。如果蘇立行堅持自己的夢想,等到深海無人叢集第二階段投放結束的時候,還是能收集到足夠的地質資料,還是能按照原計劃完成任務的。
最終討論的結果自然是蘇立行大大的鬆了口氣。
其實有些夢想不一定是要完成的。先不提他的夢想真的實施會造成多大的動靜以及會有多被動,更關鍵的是會造成巨大的浪費。
辛辛苦苦下水那麼多探索者跟承載者,本來可以散佈在各大洋完成更多的任務,結果就這麼直接改成一次性消耗品,想想都覺得心疼。
畢竟第一批深海叢集產品的設計使用壽命可是長達十年,不到兩年就沒了多少浪費。不如先讓它們在科研領域發揮更多的作用,比如開更多的地圖。
而且畢竟人家這次真好說話的樣子,也讓蘇立行認為他的想法可以不那麼偏激。
尤其是他這個女婿現在的聲望已經幾乎達到了學術界的頂點,他很不希望喬澤會沾上任何汙點,哪怕對方並不介意。
另一件事則是西大代表團了遲遲不歸了。
是的,西大那邊派的重要人物萬里迢迢跑來東大這邊閉門商討了一個月還不回去,雙方也沒公開發表任何宣告,自然讓無數人感覺忐忑。
這簡直比兩邊直接開始惡語相向,甚至直接大打出手還讓許多人又或者說諸多的利益共同體感覺到不安,甚至是遍體生寒。
東大其實還好,但西大可是很可怕的。人家可是曾經肆無忌憚的說過,要麼坐到桌旁,要麼擺在桌上這種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