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0章 新的任務

完全剝離時間?

此時會議室裡,愛德華·威騰跟彼得·舒爾茨也開始了一系列的頭腦風暴。

這甚至可以推定為一個頗有些可怕的哲學話題。

比如他們這能在這種模式下,統一四種基本力,完成了大統一理論的初步證明。那麼所謂宇宙就是一個離散的空間,那麼問題來了,在這套體系之下,昨天的我,今天的我,跟明天的我,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我?

彼得·舒爾茨直接把這個問題問出了聲。

是的,如果沒有時間把這個世界串連起來,空間被分成一個個的子空間,就好像一個個的格子,就會出現這種很有意思的悖論。不同時間的我,都是一個全新的我,每一個我都是永恆的存在。

在微觀層面,眾所周知,許多粒子存在的時間是極短的。短到都無法用一剎那來形容,便湮滅了。但如果這套理論是對的,所有粒子從在該理論意義下,都是永恆存在的。

還有因果關係。

如果沒有時間維度,那麼這些不同子空間之間因果關係的傳遞機制又該如何解釋?

是的,在喬澤推導這些公式的時候,兩人想了很多。愛德華·威騰甚至開始思考如何透過哲學上的同一性條件,來為q理論找理論依據。

比如可以用自我認同和經驗連續性作為判斷標準。這種情況下在不同子空間中對自己有一致的認知和體驗,那麼可以認為這些子空間中的我都是同一個我。

但喬澤顯然並不需要愛德華·威騰的幫助,筆沒有停,嘴巴直接解釋道:“這並不是悖論。比如我們完全可以用量子態的一致性來解釋。

如果你在每個子空間中的量子態是相互關聯且遵循相同的物理規律,那麼可以認為這些不同子空間中的你是同一個量子態的不同表象,當然也就是同一個你。

而且我並沒有說空間是離散的,空間的連續性並不一定需要時間來串聯。而是可以透過多種機制保持其一致性。但在這種結構下,我們的許多運算要簡化很多。

唯一比較麻煩的其實是,我們需要重新定義速度。選擇合適的空間引數來替代時間,描述運動。比如空間變化率,這就需要把所有的動量跟動力學方程全部重新推導一遍,比如波動方程、洛倫茲力等等這些。

當然還有經典力學體系下的變化。這很複雜,我可能還需要閱讀一些文獻,但直覺告訴我,這起碼是一條相對正確的路。比之前沒有方向要好很多。”

說完,喬澤也停下了書寫。

原本空白的稿紙上已經佈滿了他剛剛推匯出的各種公式,展現出一種分外和諧的美感。

“你先標註一下,你這裡fij是怎麼定義的?”

“規範場強度,fij=iajjai+[ai,aj],di是協變導數,它等於i加上針對不同物理量x進行的對易子操作,也就是[ai,]。當然,如果是對於一個向量場,協變導數需要包括對規範場的非平凡作用。”

……

物理其實是門很神奇的學科。

在選專業的時候,過來人會告訴還青澀的學子們,生化環材屬於天坑專業,千萬別碰。

數學屬於那種神人學科,不神的話千萬別來玩。

更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說法。

但具體到物理,其實很少人會給出什麼評價。

似乎沒人說物理是坑,似乎也不需要多高的天賦。尤其是高中階段,不管是力學、電學、電磁學還是光學,似乎都不太難。

只要是個正常智商的普通人,基本上只要肯花時間,且承認物理教科書上說的一切內容都是正確的,不去硬扛,哪怕數學成績馬馬虎虎,那麼高考大機率是能拿個不錯的分數。

這往往會給人一種錯覺,物理遠比數學要簡單。

可一旦真正深入研究物理,就會發現,並不是物理不難,主要還是高中甚至大學階段所學習的物理知識都太特麼簡單了。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遠遠望去山上香火鼎盛,隔幾步就是一座大型廟宇,裡面供奉著一座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