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老朱在內,這些老一輩的大明人,和北元打了一輩子。
與遠在海外的倭國相比。
他們更想要徹底打垮北元!見到北元滅亡的哪一天!
這是所有大明人的心願!
朱允熞能夠理解,但卻絕不認同,他出徵倭國的真正目的說白了還是盯上了倭國境內的礦山。
甚至,礦山都還不是他的真正目的!
朱允熞的真正目的,還是以到手的礦山為擔保,在國內繼續增發國債!大力印鈔!
繼續進行土改!
礦山的銀子究竟能不能運回大明,朱允熞都其實並不在意,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能讓大家夥兒看得到、摸得著的大餅而已。
至於多久能吃到?
這並不在朱允熞的考慮範圍。
畢竟路途遙遠,還要慢慢採掘,等真的把銀子一批一批送回來……到時候怕不是大明依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還上國債了。
而北元境內除了草原就是草原……
現在發兵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意義,畢竟朱允熞出征倭國的目的。
還是為了讓大明的百姓都知道,大明佔領了許多銀山,以後不會缺錢。
增強百姓對於大明朝廷的還債能力信心。
信心上去了。
這錢不就嘩啦啦的來了嗎?
“征討北元,事關重大,目前整個大明都在修建國道,等國道修建完畢,運輸物資將會便利百倍不止。”
“屆時,便是於北元常駐百萬大軍,亦是等閒!”
朱允熞稍稍安撫了一下藍玉、徐輝祖等將領的人心。
但實際上……他描述的全是看得到吃不著的大餅!
且不說他本就在準備裁汰舊軍隊,精簡大明軍隊,解放青壯勞動力。
絕不可能在北元常駐百萬大軍。
其次,漠北偌大,就算是駐紮百萬大軍又有何用?
歸根結底,還是要用劃分牧區的方式管理。
若是有可能,最好能在那寬闊無垠的大漠鋪設上一條條木軌,以馬匹為動力拖拽車廂。
製造出符合大明現在情況的‘火車’。
到時候,任是大漠再寬廣,大明的軍隊也可須臾便至。
如此一來,北元自然也就掀不起任何風浪了。
“爾等可還有意見?”朱允熞掃視了一圈朝堂。
群臣百官紛紛不敢直視。
亦不敢反對。
於是鄭和出征倭國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而隨著征討倭國的事情確定下來,土改的事情也步入正軌。
朱允熞也再次難得有了些許閒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