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佟氏指著西邊跨院對陳桂花說:“這是周家的地方,你想要自己房子出去蓋吧,你有本事蓋個五進的大院子也沒人眼氣。
有些事我都不願意翻舊賬,當初郡主住進來的時候,你和卉卉怎麼說的,千萬別把人帶到你們院子住!現在人家走了,有些東西不要了送給周家和卉卉你又眼饞了,你的臉皮這麼那麼厚呢!”
“我不管,您要麼給我梳妝檯,要麼給我一百兩銀子!”別人不知道老太太手裡有銀子,陳桂花可是清楚的很。
“你還記得我手裡銀子怎麼來的嗎?你有臉要嗎?今天郡主和世子爺也走了博松你過來,有幾件事我跟你念叨一下。
第一件,陳桂花帶著她孃家侄女到雲世子跟前直轉悠,她和陳家以為咱們都是傻子嗎?想借周家給自己孃家侄女鋪路,她也好意思!
第二件事世子他們打了野豬那天,陳家老太太剛在門口笑話完卉卉,這邊她就讓我割肉給陳家送去,憑什麼啊!野豬是我外孫女陪著郡主他們打回來的陳家不配吃!
還有今天,說來說去你不就想要銀子嗎?你們搬走,以後你們這一房所有的事情我都不管了,我就答應給你們分一些銀子。
一面想要錢,一面嫌棄我外孫女,你還真好意思張嘴啊,博松你們兩口子商量一下吧,要是想留下就給我消停點,想走我絕不攔著,給個痛快話!”周佟氏真生氣了,這個陳桂花也太不要臉了,這回傢俱都不給她,她乾的那些事一定要讓兒子知道知道。
聽完周佟氏的話,周博松上去揪住陳桂花衣服領子質問她:“你想幹啥?你既然到現在還和孃家一條心,我成全你,你回孃家去吧,明天我會讓孩子把休書給你送過去!”
剛剛丈夫說什麼?要休了自己!陳桂花連掙扎都忘了,就那樣呆呆看著周博松。
周冬玲和周興義跑出去跪在爹爹腳下,求他放過娘,徐卉找了個凳子坐下,眼下這種情形她不適合出面,因為她不想勸架,也不想看著陳桂花因為自己被攆走。
“你別往心裡去,二嬸……就那個性子!”周東姝怕徐卉心裡難受,想勸她幾句。
“我知道,她不喜歡我,就像我也不喜歡她一個樣!”
這孩子真能瞎說大實話,周冬姝拍了徐卉的手一下,徐卉笑著還回去。
“我不走,這裡是我的家,我哪也不去!”陳桂花心裡的貪念被理智驅散,她邊掙扎邊說,恢復自由以後她撒腿就往自家院子裡跑。
徐卉把收拾好的包袱抱在懷裡,跟著周東姝出了西院。
“卉卉你醒啦,先回你姥娘屋裡待著,二舅今天一定幫你出這口氣。”周博松對外甥女說。
“您可別,說實話我來周家也不是看二舅母的,我是奔著小舅舅、姥娘姥爺和大舅母還有表姐表妹來的,她什麼態度我根本不在乎。
二舅您別為了我和二舅母吵架,我不希望因為這件事和冬玲變得生分,我回姥娘那屋了,以後不會過來了!”說完這番話徐卉抱著包袱就走。
這孩子脾氣和娘還有妹妹一個樣,都是不肯吃虧,也不願意忍氣吞聲的主。周博松讓兒子和閨女起來,告訴他們倆作為晚輩應該尊敬公婆,作為長輩應該愛護子侄,可他們的娘哪一樣都做不好。
在這個問題上陳桂花必須反省和改正,要是還這樣胡攪蠻纏,自己只能休妻了。
“小丫頭,這幾天也瘋的差不多了吧,明天開始學習啊!”周博韜見徐卉沒生氣,想起自己接外甥女來的目的提醒她該收心了。
“知道了,我也不想應付那兩位啊,誰讓咱們得罪不起人家呢!”徐卉忍不住吐槽。
“你也不虧啊,還認了個小叔叔呢!”周博韜半開玩笑半認真說道,目光注視著徐卉,想看看她的反應。
“別提那個雲世子了,又小氣事又多,但願這輩子再也不要遇到他了!”那些個有錢人太難伺候,徐卉不喜歡過那種謹小慎微,哪怕說句話都有可能被處罰的日子。
這下子周博韜放心了,晚上吃飯的時候二房只有周博松帶著孩子過來,這幾天周家伙食都不錯,今天周佟氏在縣城還買了很多肉和細糧,晚上做了滿滿一桌子好菜。
“我姥孃家這些天就是菘菜和野菜乾,還讓我和冬玲上山幫忙撿柴火。”周興義在飯桌上吐糟陳家。
“前幾天我說讓你娘帶你們去三叔爺家住,她不幹啊,陳家在你娘眼裡那是一等一的好去處,我能說不讓她回孃家嗎?以後你們願意過去就去,不願意就在家裡待著。”周佟氏給小孫子和小孫女夾菜,徐卉也給周冬玲夾了一塊紅燒肉,筷子眼看就要伸到周冬玲碗裡時,周興義把碗舉到徐卉筷子下面,用自己筷子輕輕敲徐卉的筷子,那塊肉掉進他碗裡。
“謝謝表妹幫我夾肉。”周興咧著油汪汪的嘴說。
徐卉低頭看自己碗裡已經沒有飯了,順勢把筷子放下:“姥爺姥娘、舅舅舅母、表哥表嫂、表姐冬玲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
周博韜看了眼自家二哥:“興義也不小了,以後別和卉卉鬧著玩了,她和冬姝冬玲都是女孩子怎麼說笑都行,興義都去私塾了,不可以再亂開玩笑了!”
“這有什麼,我長大娶了表妹不就沒事了嗎!”
“近親不能成親,至少我接受不了,還請四表哥以後不要開這種玩笑!”徐卉直言。
“你和那個世子不是親戚,就可以隨便來往,有說有笑的是嗎?”周興義早就想說了,表妹和雲世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見了自己多說一句話都不耐煩。
“這話那個雲世子在周家住的時候你怎麼不當著他面說啊,你以為我願意小心翼翼陪著他們嗎?我不跟你說這些,沒意思!”徐卉去了周佟氏裡屋,把樂安郡主留下的首飾盒拿出來。裡面有十幾支玉釵,十幾對耳環,給周家姐妹和周興遠媳婦一人選了一對耳環,兩個舅母和姥娘一人一支玉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