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御花園內。
皇長子趙維宏,在薛寶筠和一眾宮女陪同下,正蹣跚著走在小徑上。
而在不遠處的涼亭內,趙延洵悠閒坐在椅子上,正聽著林全的彙報。
“皇上,萬年縣衙那件事,或許已經有了結果!”
“什麼叫或許有了結果?”趙延洵問道。
“回稟皇上,萬年縣衙的所有人,奴婢都讓村民暗中看了一遍,並未發現那名官吏……”
“遵皇上的旨意,奴婢將指認範圍擴大到應天府,挨著每個縣衙讓人暗中指認!”
“各縣衙都沒查到人,接下來就輪到應天府衙,原本奴婢打算昨天去指認,偏偏在昨天,應天府吏房主事鄭宜山,落水溺亡了!”
趙延洵又問道:“這個鄭宜山,與府中何人親近?”
“回稟皇上,此人素來與通判吳可軒親厚!”
“而且,當日去陶陽伯府問話的,也是這個吳可軒!”林全越發謹慎。
“如此說來,這個吳可軒有些貓膩,派人暗中盯著他,別再讓人發現了!”趙延洵沉聲道。
自己的小心思被發現了,林全一時間有些後悔,他就不該耍小聰明。
指認一事走漏了風聲,所以鄭宜山“被”溺亡了,但林全並未老實承認。
“是!”林全越發謙卑。
“這幾天,大朝會的事,城內可有議論?”
“回稟皇上,官員們多數都覺得,皇上此行太過……”
見林全吞吞吐吐,趙延洵不耐煩道:“有什麼話你就直說!”
“那些官員,不體皇上聖心,私下有誹謗君父之嫌,言皇上太過殘暴……剛愎!”
雖然知道,以趙延洵的氣度,絕不會因這句話向自己發火,但林全答話時仍極為忐忑。
接著趙延洵又道:“總不會全都是罵朕的!”
“不識時務者終究是少數,元陽王府老人,以及被皇上重新啟用的舊臣,都未有不敬之語!”
聽到這話,趙延洵不由發笑:“未有不敬之語,可明著為朕聲援之人,怕是也沒幾個!”
誰知林全卻道:“皇上,官員中雖少有,然到京舉子之中,卻有人大力稱讚皇上!”
“哦?竟有此事!”趙延洵有些詫異。
按理說,庭杖打死了御史,年輕氣盛的舉子們,應該會表示憤慨。
在未入仕之前,表現得的“諂言媚上”,很容易在士林壞了名聲,往後入仕可謂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