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目瞥他,長姬問道:“你可知樂經?”
“你是說人經的樂經?”餘引問。
人經又分為禮、樂、詩、道四冊,能說出人經就證明至少了解,長姬點頭道:“正是!”
“樂經不敢談,不過簫樂我倒懂些皮毛,要不要為你演奏一曲?”餘引笑眯眯取出一支玉簫道。
沒想他還懂演曲,長姬面露訝異。
“不過五穀在前,六藝在後,不吃飽哪有什力氣弄什麼風雅,待弄好魚,我二人再探討探討如何。”餘引扔蕭給他,舉起手中魚笑道。
能說出這番話,至少不是文盲,長姬眼中閃過光芒,微微點頭。對比颯爽英勇的武者,其實心中更喜歡的卻是出口成章的風雅之人。
小火慢烤魚,見長姬看著玉簫出神,餘引道:“怎麼,你也會吹?”
“懂些。”長姬微微點頭。
“暖鳳曲可會?”餘引問。
看他一眼,長姬輕輕抬起玉簫便放置嘴邊,隨著悠長的聲音響起,餘引收回目光靜靜傾聽。
聲音綿綿如同暖風拂面,宛如天地喝醉了一般輕輕搖晃著自己,持續著,餘引也享受著。
一曲作罷,長姬看向餘引:“如何?”
沒有回頭,餘引道:“可謂深得曲之精髓。”
一個漁民,打漁的技術被同行誇讚和被外行誇讚是兩碼事。長姬嘴角不禁露出笑意。
“我突然想到一個故事,你要聽不聽?”餘引轉頭笑道。
“什麼故事?”長姬疑惑。
“說是有戶三口之家,母親是喜歡吃饅頭,父親喜歡吃玉米,而兒子則喜歡吃土豆。有一日,兒子把母親喜歡的饅頭送給了乞丐,乞丐連聲說謝謝,道:善良的公子啊,創世神會保佑你的。兒子聞言,便道:你吃了饅頭,娘就會吃土豆。乞丐面露不解。而兒子則道:明日你過來,我拿玉米給你吃!也不管為什麼,乞丐大喜,連連道謝。”
“第二日,乞丐和兒子都來了,兒子也帶來了玉米。兒子道:玉米你吃了,爹和娘就都會吃土豆。乞丐再次不解。”
“告別乞丐後,兒子回到家,見到父母都在吃土豆後。頓時笑了,你知道為什麼嗎?”餘引笑眯眯。
“可是為了日後能得到更多的土豆吃?”長姬遲疑說。
餘引笑著搖搖頭。
長姬面露不解。
“因為他知道父母很愛他!”餘引笑道。
若有所思點頭,長姬道:“你想表達什麼意思?”
“如果想得到心中的答案,不妨去找個乞丐幫你!”餘引笑道,旋即指了指自己。
渾身一震,長姬倏地看他。
目光相對,餘引笑而不語。
沉吟片刻,面色恢復平靜,長姬道: “既如此,你打算怎麼幫我?”
“不難,你只需要明白,放棄不代表沒有其他選擇。”餘引道。
“比如?”長姬瞥他。
“我教你一種身法,待大成之日,能力絕不比百毒之身弱!”餘引笑道。
“不說真假,我想問你為什麼幫我?你可不是吃不飽飯的乞丐!”長姬道。
“乞丐吃不飽飯,所以就算有心他也幫不了。我不是,不就不同了?”餘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