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尹陶的學徒低垂著腦袋,一張臉早已經紅到脖子,又不敢辨駁,只能默默受著。
被老師訓斥的感覺江團感同身受,此時都感覺尹陶可憐巴巴的。
不過趙郎中口中嚴厲,對教學還是認真,尹陶在他的指點下,給江景陽仔仔細細摸脈,查舌查體。
江團就眼睜睜看著自家大哥被兩個大夫從頭髮絲摸到腳底板。
這次檢查可是賺到大發了!
等到江青山拎著五包藥回來,江景陽才檢查完畢。
已經被搓得面紅耳赤,跟旁邊被訓得面紅耳赤的尹陶像一對紅臉關公。
見終於結束,兩人都齊齊鬆一口氣,對視一眼,頗有一種同甘共苦、劫後餘生的感覺。
接下來,嬌嬌的五包藥被開啟,尹陶淨手之後又開始查藥:“補故紙、夜交藤、遠志……”
醫者不僅要通陰陽,懂脈理,還要明得藥性,辨藥材。
眾人都把目光盯著尹陶,汗水已經從他的髮根滲出來了。
這氣氛好緊張。
江團眨眨眼,突然想起自己種的那半畝板藍根,梧君閣是醫館,這裡需要藥材,順便問一句。
她對閉目養神的趙郎中道:“趙大夫,梧君閣要收藥材嗎?”
“不收!”這次是尹陶在回答,替師解答患者的小問題,也是徒弟的職責。
“哦!那是為什麼呢?我看好多人在農閒都上山採藥,他們都把草藥賣進醫館。”江團繼續發揮不懂就問的精神。
“藥材的採摘是有季節性,不能今天有空就上山挖一株三七,明天又去採一棵車前車,那是不行的。”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
“知母、黃岑全年刨,唯獨春秋質量高”。
“當季是寶,過季是草!像人參就只能在每年九月挖採,其他時候,藥效大減。”
好像是要挽回自己的顏面和老師心中的地位,尹陶對江團滔滔不絕說著藥材的習性。
江團理解的點點頭:所以說,隨隨便便採來的藥材,像梧君閣這樣的大醫館根本就不收。
旁邊的江景陽已經聽得入迷,尹陶的年紀跟他差不多,可是懂的就多了,剛才給他包紮傷口時,也是動作麻利得很。
他不由稱讚道:“尹大夫懂得可真多!”
尹陶說完往趙郎中看一眼,見他神色平靜,知道自己說的沒有錯,一直提著的心才放下。
聽到江景陽叫自己“尹大夫”,他忙解釋道:“晚生只是梧君閣的學徒,還當不起大夫二字,小哥叫一聲‘尹陶’就是。”說完還不好意思的笑笑。
“尹大哥,我家裡種了半畝板藍根,我爹會種,長得特別好,你們要收大青葉嗎?”江團又發問了。
趙郎中睜開眼:“大青葉價低,你們可以製成青黛再賣。”
他顯然對江團說種植半畝板藍根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