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端上桌時,每一片臘肉都裹著青菜,一口咬下,臘肉的鹹油都被裡面的青菜中和,吃在口中只有鹹香,肥而不膩。
而那一碟酸辣泡菜又極為下飯,拌在飯裡,把吃過肉的油膩完全化解,只有清爽。
這一頓,康氏跟江南山吃得連連點頭,夫妻倆大概是許久來達成同一意見:家裡那又硬又鹹的臘肉,終於有吃法了。
江景文也是撐著肚子去洗碗,他現在飯量奇大。
江團跟康氏江南山一人一碗飯,三片肉卷,鍋裡其他飯菜就幾乎被他一人全包。
以他這種吃法,江團都覺得,幸好現在康氏知道江青山有錢,多少轉了心思。
家裡不僅拿細糧過來,還給了一兩銀子的伙食費。
換成以前,恐怕三天江景文就得被趕走。
第二日,江團就跟康氏說給江景陽做夏衣的事。
前段時間她雖然跟著柳氏學過做衣服,那也是女裝,況且還只會做些縫邊釘釦的雜事,擔不起做衣服這樣的重任。
而且,她還沒有合適的布。
康氏聽她說要做男子衣服,二話不說就翻出兩件堂哥江景祥的舊衣,要她先學拆再改小。
而且江景陽現在需要幹雜活,衣服容易破,用舊衣也不會心疼。
江團覺得康氏說得有理,於是先拆舊衣服熟悉流程結構!
有康氏的指點,只用兩天時間,江團這個新手就改出兩件衣服。
等到江景文下晚學,江團就叫她陪著自己,帶著一大罐煮好的臘肉和衣服去村外工地。
這幾天回溫很快,田裡麥子長勢好的都已經到了江團腰間,綠油油的看著喜人。
只是……哎!怎麼說呢!在江團的眼裡,這些麥苗都過密,分櫱不夠,造成弱苗,細苗,過高,以後還會穗頭小,易倒伏。
為了彌補產量低的問題,大家都習慣性的想用數量去湊,多種密種。
可是因為秦家村三面環山,裡面種的糧食光照時間不夠,極易出現植苗徒長。
這也是江團要江青山割麥苗,留出空行的原因。
在沒有優良品種的情況下,只能少下種,苗間拉開距離,保證每株的日照和通風。
再保證幾次追肥,提高分櫱,長出壯苗,才有高產。
江團在看村舍房屋邊的零星麥地,江景文卻心不在焉,新房子前天才看過,他還有好多的書要背。
可是妹妹一個人在路上走他也不放心,只希望能早去早後,晚上還要臨一張貼子。
兄妹倆剛剛走出幾戶人家的院牆沒幾步,就見旁邊籬笆后里竄出一個人來,手腳大張的攔在路上。
又是秦三狗,江團退後一步,護住手中的食盒。
秦三狗半張臉還腫著,他那天在地上摔那一下也是狠的,磕鬆了兩顆牙齒。
晚上又被江青山堵在門口威脅了幾句,知道自己打不過,他當時是認了錯。
可現在不同了,就兩個小娃兒在,他得把這氣討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