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旁邊有溝,排水通透,又在村外,跟其他麥地分隔著一丈遠,基本上沒有風險。
現在就看老天能不能放晴,暴曬幾天,田中溼度降下,延緩白粉病的擴散,給農戶一口飯吃。
第二天,細雨濛濛,江家新院子依然舉行了上樑儀式,雖然匆忙,有大把銅錢撒下去,還是熱熱鬧鬧的順利完成。
只是吃飯時,出了紕漏。
上樑就要請工匠們吃一頓,大夏的習俗,這一頓的吃食就講實惠,不能跟婚宴的十盤九碗花樣子相比。
新搭的灶臺燉肉熬湯,又請了最擅長蒸肉乾飯的媳婦幫廚。
肉菜乾飯做法也是極其講究的,先把米浸泡,在煮到六七分熟,再撈出控幹水分放到一邊,再起鍋炒制配菜。
一大條臘肉切成肉丁,熱鍋炒出油,放入薑片,土豆,豌豆、酸菜、炒勻,再將半熟的米飯重新回鍋,蓋在菜上堆高,再用筷子插孔透氣,飯堆四周淋上清湯,蓋上鍋蓋燜煮熟透即可。
出鍋前把飯菜攪拌均勻就完成了,吃的時候一人一碗,菜飯都有,吃的就是這個齊全熱鬧。
為了這一頓,江青山也捨得,用的是白米蒸飯。
臘肉是從村裡人家買了十幾斤,還有新鮮的肥肉,保證每個人端在手中的碗裡面都有肉,每顆米粒都滾上油,看上去亮晶晶油汪汪。
大骨頭肉湯和白麵餅也是管夠,米飯飯噴香,來撿銅錢的孩子聞著就不肯走。
於是,無論有沒有家長在江家幫工,每個人都蹭個肚圓。
吃到最後也分不開誰是誰了,不光是孩子,就連村裡的大人都有厚著臉皮,自己揣著碗來的。
反正上百斤米麵幾十斤菜的蒸飯,還有一大鍋的肉骨頭湯,連湯帶水吃得像洗過的。
一大筐餅也是乾乾淨淨,拿的比吃得多。
柳家兩個舅舅活到現在都沒見過這場面,眼睜睜看著突然冒出來一群的人。
臉皮薄的偷拿,臉皮厚的直接端飯抱餅,跑得像有狗在追。
若不是江景祥反應快,那幾口借來的大鐵鍋都差點被人端了。
人潮如同風捲殘雲一般來去,最後草棚外只剩下一片狼藉。
等到一切結束,柳氏才發現自己剛剛做好的兩件衣服也被人拿走了。
她差點哭出來:“這幫土匪強盜,搶了飯菜還不滿意,連我草棚裡的東西都不放過。”
何止不放過草棚裡的東西,江團感覺簡直是刮地三尺。
幸好所有米麵糧油除了下鍋的,其他的東西都放在外面眼皮子底下,還是丟了幾付碗筷和菜刀。
見柳氏傷心,江團跟江景文都在旁邊,趕忙安慰勸住:已經上樑了,房子也算順利修成,以後再沒有事了。
柳氏心疼糧食,又心疼那麼多肉,卻也無可奈何,人家都說是來幫忙上樑的,總不能往外趕。
負責主持上樑事宜的秦村長也感覺丟臉,此時卻道:“青山,你家上樑來這麼多人,大吉大利,新房子住著就要添人進財。”
秦奇也道:“青山兄弟,這可是請都請不來的好事,以後你家要發達了!”
得這吉言,江青山自然是高興,一頓上樑飯換來好兆頭,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