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惜自己地少了,要是種上十畝,自己一家就不用買糧,孩子們也可以天天白麵。
然後在旁邊荒地裡養上羊,再賣些藥材。
有這些收入,除了一家人平常的零用,小兒子以後讀書的花銷都能攢夠,還能換幾兩銀子給大兒娶媳婦,給嬌嬌存嫁妝。
江青山兀自感嘆著以後的好日子,江團已經在地裡叫起來:“爹,這些苞米旁邊還能點種豆子,豆秧爬在苞米杆上,連搭架都省下了!”
她看著旁邊幾乎跟自己差不多高的苞米道。
現在苞米已經長高,等豆秧長大,對苞米的光照沒有影響,反而是豆類可以依託苞米粗壯的杆莖可以見到更多陽光。
“好,下午爹就把家裡的江豆種點上,再堆一些羊圈土在旁邊,等豆子長起來,正好吸肥。哎呀,你說我都種田幾十年了,怎麼就沒想到這樣套種,一塊田裡高高矮矮,相互又不爭光。”江青山是種田的好手,江團一提,他馬上就知道怎麼做。
紅苕秧已經育好,只等小麥一收割,按嬌嬌的安排,馬上將小麥地打松,土壟翻到苞米根下,既能鬆土翻土,又沒閒住。
都說人勤地不懶,只要肥水跟上,還能一茬接一茬不停種,三畝地就變成六畝。
江景陽此時對農活的興趣不大,他滿腦子都是藥材,自從聽到要買大缸,就已經走了神。
“爹,我回後院去把放缸的地方騰出來,明天缸買回來才有地方擺。”
江青山正心情愉悅的檢查麥穗,聽到要清理後院,忙對江景陽道:“去吧!把那些磚石搬到前院,這麼多的葉子全割,估摸著得買五口大缸。”
江景陽應一聲就匆匆去忙了。
等到中午吃飯時,江景文氣喘吁吁跑回來了。
青山院在村外,走一次得十幾分鍾,老宅在村裡,距離學堂只隔幾戶人家,有時候學童們齊聲誦讀江團都能聽到。
因為上學方便,本來伯父要江景文就留在老宅用功讀書,江景文不答應,還是要回村外,還惹得江南山很是不悅。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更何況父母哥哥妹妹都在。
“爹,娘,大哥,嬌嬌!我回來了!”
人還沒進家門,江景文開始喊。
一聲呼喚,江景陽在後院答應,柳氏在灶間答應,江團跟江青山在地裡答應,院裡院外頓時熱鬧起來。
江景文丟下書箱就開始跑,到處找人,嘰嘰喳喳人聲鼎沸,惹得柳家舅舅們也追出來看。
直說江家可真是熱鬧,前面有嬌嬌鬧一場,現在又有江景文找人。
柳大舅羨慕道:“二妹這一家可算是發達了。”
約好第二天上集,翌日一早,江景祥就趕著牛車來了。
江團穿戴整齊,還特地戴上帷帽。
萬寧鎮不需要講究太多禮法,她又是小姑娘,本不需要遮面,她只為防曬。
這次有柳家舅舅看門,柳氏也有空跟江團一起到鎮上。
她想選幾匹顏色好看的料子給大家做新衣。
江景陽,江景祥,江團,加上柳氏,幾個人就把一輛牛車後廂裝滿了。
坐著慢慢悠悠的牛屁股後面,江團想買車的想法愈發強烈。
好在路程不算遠,到了鎮裡,幾人約好回家時間跟地點就分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