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江團帶著雪雁紫鴛坐騾車出鎮。
三個腦袋擠在視窗向外張望著,滿眼都是稀奇。
江團不喜歡人多嘈雜,她來這裡一年,也只是偶爾到萬寧鎮,反正該買的東西江景陽跟江景祥都會買回來。
一些姑娘家用的首飾物件,衣衫鞋襪也有康伯母和柳氏自己做,連鋪子都不進。
現在出鎮,她也好奇起來。
時近二月,鞏密一地已經有了春意。
雖然還不見綠草茵茵,可枝頭柳條的春芽已經暴漲,只等多來幾場暖陽,綠葉就會一夜間長出來。
“姑娘,你看那邊好大一片水田。”紫鴛滿眼羨慕,自家要是有這樣的田也不會逃災了。
江團問:“你家沒水田嗎?”
其實尹陶在信中給他她說過,新北府地廣人稀,因為降雨偏少,多為旱地。
雪雁跟紫鴛也說過自家情況,兩個都是十歲左右的小姑娘,平時足不出戶,能描述的都是自家屋子周圍的情況。
雖然兩家不是同一個地方,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她們都沒有吃過米,平時在家多喝麥粥。
哪怕在江家已經是習慣水塘水田,此時再見到這上百畝的面積,還是給兩個女娃心靈造成了衝擊。
雪雁喃喃道:“這裡真是魚米之鄉,住在這裡的人真好!”
江團只看過幾眼,就指著遠處的一片茂盛竹林問道:“祥哥那裡是什麼人家?”
坐在前面車轅的江景祥抬頭望去,他在這條路來往多年,尤其是現在從縣城運送棉花,更是對周圍熟悉。
見堂妹指的那片院子就在一片水田中間,他用鞭子一揮道:“那裡是馬家院子,住著幾十戶姓馬的,別看這片田不錯,都是馬老爺一家的,其他都是幫戶,替馬老爺種田為生。”
江團點點頭,暗道果然如此,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統一種植。
這片田現在齊刷刷空著,肯定是在養田,準備在四月開始播撒稻種。
輪空,可以將土壤肥力重點供應一季,這樣一來,稻子的畝產最高能到五百斤。
江團收回目光,心中感嘆道:唉!實在可惜這樣的好地!沒有足夠的肥料,只能空閒一季莊稼。
不僅東家少收成,而且那些幫戶沒有地,又沒有活,現在恐怕得靠借糧過饑荒了。
要是能兩季連作,地勤人不懶,糧食也能多收。
這些事,她現在只能想想,自己家的田還空著。
事實勝於雄辯,要是青儲養殖成功,有了大型養殖場,地裡能用足夠的農家肥。
讓每一寸土地都有苗,別人自然會跟著學的。
…………………………………………
從萬寧鎮到鞏密縣只有百里,兩個時辰的路,江團只坐了一會,就被顛得渾身難受。
木輪騾車沒有減震器,儘管車廂裡墊著厚厚褥子,她還是能清晰感覺到木輪壓過碎石的震動。
等下次一定要弄出彈簧才出門,江團在車廂裡坐臥不安,直到紫鴛把衣服包裹全部墊在她屁股下,如同坐在皮球上才舒服些。
江景文的馬車就跟著她們後面,此時也是坐得難受,他可沒有江團這樣的待遇,堅持到大半個時辰就衝前面喊:“祥哥,找個地方歇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