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團沒有看這對妯娌的眉眼官司,她不喜歡跟不相關的人說話,更何況這個婦人是跟江景秋有矛盾的。
於是只對傅家二嫂行了一禮,帶著紫鴛轉身出店。
江景秋對傅家二嫂淡淡道:“一會四郎要去看考場,這事祖母還特意叮囑我仔細催促著,鋪子裡還得麻煩曲二嫂多費心了。”
傅家現在雖然還有幾個小的在唸書,可最有出息的還是傅雲軒。
傅家老太爺也是掛念得緊,特意叮囑江景秋看好了,生怕誤了這個孫兒的前程。
傅二嫂子冷哼一聲:“要是這次考不上秀才,那可就丟人了,幾房人都眼巴巴看著呢!”
江景秋眼見江團已經走上街心,也不再跟她鬥嘴:“反正你家沒讀書的料,臉都沒有,也不擔心丟臉。”
傅二嫂子孃家是小商戶,沒有一個唸書的,自然被氣得臉色發白。
等江景秋跟江團重新到棋盤街崔宅,傅雲軒他們也已經換過衣服,正站在門口說話等她們了。
縣試考場設在專門的貢院裡,一年只用一次。
又是剛剛經過流民政變,還沒有來得及整修,只需要想想就知道是如何的破敗。
給早就約好的守門衙役塞過銀錢,江團一行人就進了貢院。
幾排竹篾搭成的棚子,只有一平方的小格間。
考生們早上進場,必須等到下午才能交卷離開。
江景文看得小臉繃緊,眉頭緊鎖。
春寒料峭裡,他就要在這種環境中熬上五天,當然,能熬上五天都算好的。
縣試五場,一場一評,只有前面過了再考下場。
傅雲軒跟路攸都是經歷過的,只匆匆看過幾眼就出了考場,有事回去再說。
對古代科考的艱難,江團也是早有心理準備,可真正親自看見那一個個鴿子籠,還是為考生接下來要經受的折磨捏一把汗。
每一場考試除了精神上的考核,還有肉體上的考驗,如何全須全尾從考場上下來,還是一個大事。
鞏密縣多雨,春季中更是難得有晴朗之日,江團早為這場考試做了準備。
為了能在淒雨冷風中坐上一天,江團讓柳氏用最好的棉花絮成貼身小襖給江景文穿上。
又用棉紗包上棉花做了護膝,柔軟親膚,又不妨礙行走。
路攸也有一套,雖然出自路蘭君之手,可棉花棉紗都是江景陽親自送去的。
傅雲軒已經考過幾次,他早有準備,是一套兔皮的背心和護膝,不僅防寒,還能防雨防風。
讓江團直接後悔沒早些也給江景文也準備皮貨,哪怕是最差的也好。
不過她也只能想想,這也是沒辦法的。
哪怕想到這一點,當時流民四散,集鎮上有無人打獵售賣皮貨,也不確定局勢能馬上平穩,而且短時間裡就開始科考。
看過考場,江景文心裡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一回崔宅就急荒荒的要看書,要練字,要整理應考書箱。